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制度经济学
4907 6
2006-03-16

教育理论那边很多人认为教育服务是公共产品,所以赞成政府出资高校。近来两会的热点话题,亦是认为穷人读不起大学,政府责无旁代。可是高等教育的私人产品特性很明显。座位有限,宿舍有限,同一教授听课的人太多效果不好;排它性方面更不用说了,旁听而无文凭,那有什么意义?而且若是学校不想让人旁听是很容易的事。那为什么那么多人都会认为教育服务是公共产品?

我的观点是学生的人力资本才具有公共产品特性。尤其是某些专业:农林、地质、所有有利于社会但私人不愿投资的专业所需要人力资本都有公共产品特性。高校出售教育服务这一私人产品(而不是“提供人才”),学生通过加工生产(象一个企业那样),然后向社会出售人力资本。人力资本的公共产品特性表现在其排它性弱,有些技术发明全世界受益而发明者本人一贫如洗。良好行为令社会受益而几乎不用付费。

请大家就人力资本的经济特性发表建设性意见。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3-16 20:09:52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6-3-16 20:13:00

1、找出一个公认的“公共产品”的定义,仔细考量教育是否符合;

2、教育本身分不同阶段和种类,其产品线很长,是否也要区分产品类型?

3、是否公共产品一定要政府提供?

4、教育除了是公共产品之外,是否负担其他更重要之功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3-16 22:40:00

nie版主这么迅速的回复可见对制度版的投入程度啊。

我用的萨氏的定义:主要从非竞争性和非排它性这两点来判断公共产品,完全满足的如国防,有线电视信号部分满足,是准公共产品,但由于可以有效排它,可以成功收费从而可以私营,绝大部分可以有效收费的准公共产品都 适宜于私营,且政府不资助。

当然公共产品不一定要政府提供(这跟政府也可以提供私人产品一样),但这一公共产品如果不能有效收费,则必须政府资助,否则会供给不足从而导致无效率。

几乎所有的教育服务都可以有效率的收费从而补偿成本有余,但义务教育之所以由政府来提供,首先是因为政府有余力而不是因为前面9年的教育是公共产品(要不然怎么会以前有私孰现在也还有私立学校,且私立的往往意味着更好的质量),随着政府越来越富,义务教育年限也由6年变为9年甚至于12年。国家富了对全民的素质要求相应高了,所以国家自己来为这一更高要求买单,并非基础教育本身满足非竞争性和非排它性。

nie版主思维敏锐,教育的确承载了许多的其它功能:如宣扬主流意识形态和道德观念等。这个会令问题复杂化。

然而有意思的是,我看到教育部在两会期间的发言人说“人穷就不要受高等教育”被网民大骂的消息。官方发言人倒不关心宣传问题了,百姓着急肯定不是为了意识形态无处宣传。这个当然主要是跟以前读大学不用花什么钱有关,但是教育产业化的观点也被批了,官方不敢再提以前常提的“教育产业化"。教育产业化是与高校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密切相关。(这个身在高校中的每个人都应该看到,高校类似于标准的企业,圈地,办班,不遗余力搞钱)。如果政府有意令高校承担宣传和道德功能,我不得不遗憾的说由于委托代理失效而失败了,从这个角度而言高等教育作为公共产品而要政府出资是不必了。

为什么呼声一片要政府为穷人上不起高校负责?

我认为道理在于某些专业学生的人力资本有公共产品特性!而高校改革又不彻底,拿着政府的钱某着自己的事,政府钱花错了地方,没有买到自己想要的公共产品。高校干脆企业化经营(国有企业私营企业均可),作为企业出售高等教育服务,学生用钱及自己的学习能力和聪明才智和勤奋购买教育服务。在竞争状态下,我相信高校一定不会唯金钱是图,一定会想方设法吸引聪明的学生到自己学校免费甚至倒贴读书(提供奖学金了)。另一方面,政府针对专业对学生进行资助(购买具有公共产品我的人力资本),又或者,政府把具有公共产品特性的那些个专业的工作岗位的工资提到足够高的程度,也有人会选择学这些专业。

如果一个人又穷又不够聪明又不愿意以勤补拙,就不用考虑受高等教育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3-17 11:44:20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3-17 11:43:00

大家倒是同不同意学生的人力资本有公共产品特性啊,尤其是地质、考古、植保、土壤这些专业的人力资本,应当受到政府资助?我有关健看法是政府应当资助学生而不是办公立高校(资助某些科研除外)。

当然有可能通过资助高校而资助学生是一种节约交易费用的办法。

人力资本的公共产品特性如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3-17 12:00:00
在教育问题上,我的个人看法,义务教育必须是非赢利性的,而对于研究生教育等高等教育不反对具有一定的赢利性,但在收费问题上也应当适当考虑国情状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3-17 21:21:00

本人观点:高等教育本来应该是公共物品的,但在我国,虽然它是由国家提供,但其公共物品的性质没有充分展现出来。

第一,对于它的排他性,现在中国高等教育的收费高的使寻常百姓家望而却步,虽然国家有各种助学贷款,但真正能得到它的又有几人呢?

第二,对于它的非竞争性,虽然现在高校连年扩招,但仍不能满足广大的中国人民上大学的愿望,毕竟高校资源有限,校园有限,教授有限,总不能让一个教授同时教几百人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