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264 0
2010-03-29
2010年03月29日 15:02 来源:武汉晚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每到清明前后,殡葬业的垄断以及暴利现象都会被习惯性地拖出来“暴打”一番。近日,京津殡仪用品暴利遭曝光,据说,一个成本260元的骨灰盒,层层加价,最后卖了一万六千元。对于监管,各部门却相互推诿,都表示根本没法管理,因为不在他们的管辖范围之内。于是,监管空白下造成了殡葬行业暴利链条的形成。(3月28日中国广播网)

  据说,殡葬业里头,发改委管服务价格调配,物价局管定价,工商局管发照。监管不力是“多龙治水”的恶果,甚至是推卸责任的一种托词。但笔者认为,能让相关部门顶着失职骂名脸不红心不跳的,还在于那令人垂涎三尺的暴利。
  有资料显示,从2003年殡葬业首次登上“中国十大暴利行业”排名榜之后,殡葬业连续五年位居其中。对比于中石油、中石化等垄断国企,“死人钱”不但好挣,而且还挣的“坦然”。正是这种几乎没有风险的利润勾引下,铁面无私的监管被同化了,而殡葬行业的公益本质也随之被抛到脑后。
  这几年,各方是献言献策不少,包括每年的两会上,总会有代表委员提出议案。有人认为,基本丧葬费应该由政府买单,而一些地方则开始尝试明码标价。事实上,丧葬费等费用谁来买单不重要,重要的是殡葬行业必须要摆正其到底是以盈利为主,还是以公益为主的角色和身份。
  毕竟,只有把殡葬行业的经济效益与其所应尽的职能完全剥离,彻底打断部分官员和部门将殡葬行业当成“摇钱树”的想法和行动,才能使高额丧葬有所收敛,进而维护一个人死掉的尊严和权利。否则,今年的新闻,明年依然会播。 傅万夫 媒体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