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020-1-5 22:11:54
wzwswswz 发表于 2020-1-5 22:02
消费者消费商品数量当然是买来的,但买来的前提是有供给啊。如果供给量少,你还能买得比供给量还多吗?
市场经济,供给量不会是一个人都不够买的。你想多了。
多种情形是,你的钱不够,购买达不到餍足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5 22:12:08
石开石 发表于 2020-1-5 22:05
效用边际效用都是个人的事。个人购买消费才有效用、边际效用。
你貌似知道那些著作,你说说他们的观点。 ...
你没有读过他们的书,你就没有资格评论他们的观点。

你真的想要做学问,就老老实实地读一读人家的书,搞清楚了人家到底说了什么才有发言权。不要总是卖弄无知,丢人现眼。

现在再问你,为什么价格与供给量是负相关的,你回答得了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5 22:16:03
wzwswswz 发表于 2020-1-5 22:12
你没有读过他们的书,你就没有资格评论他们的观点。

你真的想要做学问,就老老实实地读一读人家的书, ...
已经回答你了。
货币m可以交换商品Q的数量。
P=m/Q。
价格P与供给量负相关,这都看不出来吗?供给量增加了,交换的货币量还是m。不是负相关还是什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5 22:35:30
石开石 发表于 2020-1-5 22:11
市场经济,供给量不会是一个人都不够买的。你想多了。
多种情形是,你的钱不够,购买达不到餍足量。
市场本来就是由个人组成的。市场上的茅台酒有一度都买不到,你不知道吗?难道你还能买得比市场的供给量还多吗?

其次,就个人来讲,你钱再多,你也不会都用来购买空调,或都用来购买粮食。为什么?你回答得了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5 22:39:14
石开石 发表于 2020-1-5 22:16
已经回答你了。
货币m可以交换商品Q的数量。
P=m/Q。
现在问的就是P=m/Q的原因是什么,就像问苹果落地的原因是什么一样。
你不会说P=m/Q的原因就是P=m/Q吧?

那你确实毫无科学素养可言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6 04:12:13
wzwswswz 发表于 2020-1-5 22:35
市场本来就是由个人组成的。市场上的茅台酒有一度都买不到,你不知道吗?难道你还能买得比市场的供给量还 ...
茅台总的供给量大于某一个个人的需求量远矣。
人对某商品有餍足量,对更多商品却有无尽的追求。这就是某一商品需要量会饱和,商品品种越来越丰富的原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6 04:16:40
wzwswswz 发表于 2020-1-5 22:39
现在问的就是P=m/Q的原因是什么,就像问苹果落地的原因是什么一样。
你不会说P=m/Q的原因就是P=m/Q吧?
...
你用数量 Q换m 的货币,交换比例就是m/Q。价格P是单位商品量货币多少,等于总货币量/总商品量。这都不知道吗?上过大学的人不知道这个?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6 06:54:56
石开石 发表于 2020-1-6 04:12
茅台总的供给量大于某一个个人的需求量远矣。
人对某商品有餍足量,对更多商品却有无尽的追求。这就是某 ...
既然人们对更多的商品有无尽的追求,那么世界上的商品那么多,每个消费者就应该用所有的钱去尽可能地购买所有的商品,但为什么每个消费者都只购买其中的一部分,并且有些商品是反复地购买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6 07:07:36
石开石 发表于 2020-1-6 04:16
你用数量 Q换m 的货币,交换比例就是m/Q。价格P是单位商品量货币多少,等于总货币量/总商品量。这都不知道 ...
你上过大学,你怎么分不清恒等式与公理呢?
勾股定理是恒等式,但不是定理,因为勾股定理需要证明。

同理,p=m/Q(Q是成交量)作为一个恒等式也是需要证明的。
例如,其中的m是由什么决定的,就是需要证明的。如果m是由Q决定的,即总是与Q成正比,那么你所谓的价格与供给量负相关就根本不成立。

市场上任何一种商品的m都是消费者用于购买这种商品的货币之总和,而消费者在每一种商品上分别使用多少货币又是由什么决定的?如果你回答不了这个问题,那么你的p与Q负相关当然就不成立。

所以,作为一个读过大学、且号称非常懂数学的人,竟然把一个需要证明的等式说成是公理,你真是不怕丢人现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6 08:39:08
wzwswswz 发表于 2020-1-6 07:07
你上过大学,你怎么分不清恒等式与公理呢?
勾股定理是恒等式,但不是定理,因为勾股定理需要证明。
勾股定理是恒等式,但不是定理,因为勾股定理需要证明。
++++++++++++
看看你说的话,前面说勾股定理,后面说不是定理。自相矛盾。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6 10:07:04
石开石 发表于 2020-1-6 08:39
勾股定理是恒等式,但不是定理,因为勾股定理需要证明。
++++++++++++
看看你说的话,前面说勾股定理, ...
那是笔误,从上下文来看,应该是“勾股定理是恒等式,但不是公理,因为勾股定理需要证明。”

你把p=m/Q叫做公理,但是m为什么不是由Q决定的,即为什么不是与Q成正比,是需要证明的。如果你证明不了m由什么决定,那么你的p=m/Q就不成立,价格与供给量负相关也就不成立。
你把这种不经过证明就不成立的公式叫做公理,不又一次自证了你小学数学不及格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6 10:28:29
wzwswswz 发表于 2020-1-6 10:07
那是笔误,从上下文来看,应该是“勾股定理是恒等式,但不是公理,因为勾股定理需要证明。”

你把p=m/ ...
P=m/Q。这是不用证明的东西,是数学的基础。
根据这个数学定义,在讨论价格与需求m与供给量Q的关系时,可以得出:价格与需求正相关与供给量负相关。
这是最基础的数学知识了。
这里的前提是价格随着需求与供给量的变化而变化。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6 10:35:23
wzwswswz 发表于 2020-1-6 10:07
那是笔误,从上下文来看,应该是“勾股定理是恒等式,但不是公理,因为勾股定理需要证明。”

你把p=m/ ...
用高等数学讨论相关性。
P=m/Q
dP/P=dm/m-dQ/Q。
当讨论价格与需求的相关性时,假设供给量不变,即dQ/Q=0,有dP/P=dm/m,价格P与需求m正相关。
当讨论价格与供给量的相关性时,假设需求不变,即dm/m=0,有dP/P=-dQ/Q,价格与供给量负相关。
+++++++++++++++
以上你可能看不懂,需要去复习一下高等数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6 10:37:05
石开石 发表于 2020-1-6 10:35
用高等数学讨论相关性。
P=m/Q
dP/P=dm/m-dQ/Q。
[创新发展] 如何把握《资本论》第一章价值概念的意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6 11:05:38
石开石 发表于 2020-1-6 10:28
P=m/Q。这是不用证明的东西,是数学的基础。
根据这个数学定义,在讨论价格与需求m与供给量Q的关系时,可 ...
在你的公式中,假设了m是既定的。但在现实生活中,m却不是恒定不变的,而是会经常变化的。
所以,你必须证明,m的变化是由什么决定的,即必须证明,m为什么不是与Q成正比的。
你证明不了这一点,你的价格与供给量负相关就不成立。

所以,你说不用证明,恰恰暴露了你能力的低下,证明了你根本没有能力证明。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6 11:08:56
wzwswswz 发表于 2020-1-6 11:05
在你的公式中,假设了m是既定的。但在现实生活中,m却不是恒定不变的,而是会经常变化的。
所以,你必须 ...
用高等数学讨论相关性。
P=m/Q
dP/P=dm/m-dQ/Q。
当讨论价格与需求的相关性时,假设供给量不变,即dQ/Q=0,有dP/P=dm/m,价格P与需求m正相关。
当讨论价格与供给量的相关性时,假设需求不变,即dm/m=0,有dP/P=-dQ/Q,价格与供给量负相关。
+++++++++++++++
这个,你要是看不懂,那就只能证明你不懂数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6 11:17:53
石开石 发表于 2020-1-6 10:35
用高等数学讨论相关性。
P=m/Q
dP/P=dm/m-dQ/Q。
你这种证明方法实际就是典型的循环论证。
就像证明勾股定理a2+b2=c2时,先假设a从而a2不变,然后根据这个公式推导出c2随着b2的变化而变化;再假设b从而b2不变,然后根据这个公式推导出c2随着a2的变化而变化.

你把需要证明的公式当做证明这个公式的前提,这不是典型的循环论证又是什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6 11:50:44
wzwswswz 发表于 2020-1-6 11:17
你这种证明方法实际就是典型的循环论证。
就像证明勾股定理a2+b2=c2时,先假设a从而a2不变,然后根据这个 ...
明白了。看来你真的不懂数学啊。小学数学不懂,大学数学就别提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6 12:31:22
石开石 发表于 2020-1-6 11:50
明白了。看来你真的不懂数学啊。小学数学不懂,大学数学就别提了。
你除了循环论证以外还会什么?你有能力证明m是如何决定的吗?你证明不了m是如何决定的,你的价格与供给量负相关就不成立,你的p=m/Q是公理也就只能是胡说八道。

看看小学生都知道的数学公理吧:
等量加等量,其和相等。
等量减等量,其差相等。
而在你那里,两个相等的量,一增一减以后,竟然还会依然相等!

这早已证明了你小学数学不及格!你怎么还有脸来谈论大学数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6 12:44:10
wzwswswz 发表于 2020-1-6 12:31
你除了循环论证以外还会什么?你有能力证明m是如何决定的吗?你证明不了m是如何决定的,你的价格与供给量 ...
等量加等量,其和相等。
等量减等量,其差相等。
+++++++++++
这成立有个前提,量纲相同啊。量纲不同,不成立啊。
1美元=7元
1美元=8元
无法得出:
0美元=1元(或-1元)
2美元=15元
++++++++++++++++++
数学真不是谁都能理解的。真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6 12:45:31
边际效用的大小本来就和数量有关系的。你还以为自己有重大发现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6 12:48:14
wzwswswz 发表于 2020-1-6 12:31
你除了循环论证以外还会什么?你有能力证明m是如何决定的吗?你证明不了m是如何决定的,你的价格与供给量 ...
等量加等量,其和相等。
等量减等量,其差相等。
+++++++++++
这成立有个前提,左右量纲相同啊。左右量纲不同,不成立啊。
1件上衣=20码麻布
1件上衣=10码麻布
无法得出:
0件上衣=10码麻布(或-10码麻布)
2件上衣=30码麻布
++++++++++++++++++
数学真不是谁都能理解的。真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6 14:08:10
石开石 发表于 2020-1-6 12:44
等量加等量,其和相等。
等量减等量,其差相等。
+++++++++++
你不是说都是价值量吗?
1美元的价值量与7人民币元的价值量,如果是不同的量纲,你怎么能说价值量相等?
1美元的价值量与0.9美元的价值量,如果是不同的量纲,你怎么能说价值量减少了?
7人民币元的价值量与7.2人民币元的价值量,如果是不同的量纲,你怎么能说价值量减少了?
0.9美元的价值量与7.2人民币元的价值量,如果是不同的量纲,你怎么能说价值量相等?

所以,1美元、0.9美元、7人民币元、7.2人民币元的价值量都是相同的量纲。
而在你那里,原来相等的两个价值量,一减一增以后,竟然还是相等的价值量!

那不是自证了你小学数学不及格又是什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6 14:14:45
hj58 发表于 2020-1-6 12:45
边际效用的大小本来就和数量有关系的。你还以为自己有重大发现了。
边际效用论者搞反了价格与边际效用的关系。
是价格高,才有边际效用大——因为价格高买的数量少——边际效用是递减的——数量少边际效用大。
不是边际效用大,才价格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6 14:17:02
wzwswswz 发表于 2020-1-6 14:08
你不是说都是价值量吗?
1美元的价值量与7人民币元的价值量,如果是不同的量纲,你怎么能说价值量相等? ...
1美元是一个量纲,7元是一个量纲。
左右两式量纲不同。所以不存在等量加等量等量减等量左右依然相等的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6 14:18:52
hj58 发表于 2020-1-6 12:45
边际效用的大小本来就和数量有关系的。你还以为自己有重大发现了。
边际效用的大小本来就和数量有关系的。你还以为自己有重大发现了。
+++++++++++++++
我的发现你或许还不知道吧?我对效用边际效用进行了计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6 14:31:34
石开石 发表于 2020-1-6 14:17
1美元是一个量纲,7元是一个量纲。
左右两式量纲不同。所以不存在等量加等量等量减等量左右依然相等的事 ...
你有没有能力保持思维的同一性?我们现在说的是商品的价值量,而不是货币本身。

你的观点就是1美元的价值量与7人民币元的价值量是相等的,你敢否认吗?
既然价值量是相等的,那么1美元的价值量与7人民币元的价值量的量纲就是相同的。否则,你就是大了你自己的脸。

进一步,按照你说的汇率变化以后价值量的增减和相等的情况,1美元的价值量、0.9美元的价值量、7人民币元的价值量和7.2人民币元的价值量都是相同的量纲。
而在你那里,原来相等的两个价值量,一减一增以后,竟然还是相等的价值量!

那不是自证了你小学数学不及格又是什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6 14:34:58
hj58 发表于 2020-1-6 12:45
边际效用的大小本来就和数量有关系的。你还以为自己有重大发现了。




剽窃惯犯石开石,他就是胡编乱造,重复发明创造已有的发明创造。


另外,这个效用,边际效用,不过是货物数量的函数,偷偷摸摸地,拐外抹角的,表达货物数量而已。对货币,也是如此。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6 15:38:07
hj58 发表于 2020-1-6 12:45
边际效用的大小本来就和数量有关系的。你还以为自己有重大发现了。
效用是可以计量的——效用计量方程及实例
效用是消费者消费一定数量商品得到的满足程度。边际效用是消费者消费数量的变化引起的效用的变化。
效用概念自提出后,一直没有一个计量办法。经济学家只是随意假设几个效用的数字例如50、30之类。把效用看成是绝对数是无法对效用进行计量的。对效用进行计量,必须引入一个概念:餍足量。餍足量是消费者消费得到最大满足程度的商品量。最大满足程度是多少?100%,100%的满足程度是最大满足。那么低于餍足量的消费满足程度一定是小于100%的。效用是从0开始到100%,对应的是消费数量从0到餍足量。
效用递增边际效用递减,一般认为边际效用是直线递减的,也就是说边际效用函数是直线方程,效用函数是二次方程。
假设效用方程为:U=aX2(2是幂)+bX
则边际效用方程为:dU/dX=2aX+b
假设商品的餍足量为A,当X=A时,有:
U=1=100%,dU/dX=0
即:
1=aA2(2是幂)+bA
0=2aA+b
可求出:
a=-1/A2(2是幂)
b=2/A
效用方程为:U=-X2(2是幂)/A2(2是幂)+2X/A=X(2A-X)/A2(2是幂)
边际效用方程为:dU/dX=-2X/A2(2是幂)+2/A=2(A-X)/A2(2是幂)
令K=X/A有:
U=K(2-K)
dU/dX=2(1-K)/A
K值、效用、边际效用表
K值      效用U    边际效用dU/dX
0.0      0.00(0%)   2.0/A
0.1      0.19(19%)  1.8/A
0.2      0.36(36%)  1.6/A
0.3      0.51(51%)  1.4/A
0.4      0.64(64%)  1.2/A
0.5      0.75(75%)  1.0/A
0.6      0.84(84%)  0.8/A
0.7      0.91(91%)  0.6/A
0.8      0.96(96%)  0.4/A
0.9      0.99(99%)  0.2/A
1.0      1.00(100%) 0.0/A
不同商品的效用不可以相互比较,因为不同的商品商品品质不同,满足程度的“质”是不同的。消费者消费两种商品可以获得相等的效用,不表示消费者获得了同样的满足,满足是不一样的。
消费者对不同商品的喜欢程度可以用偏好表示。可能更喜欢某一种商品,超过喜欢其他商品;可能喜欢某一种商品超过喜欢另一种商品。
偏好不是效用,所谓的序数效用其实是序数偏好。
人们在研究序数效用时把两种商品组合在一起。两种商品组合在一起时,两种商品可以分别计算效用,不同的商品数量组合还可以使总效用不变。无差异曲线与其说是表示偏好一样的曲线,不如说是表示效用不变的曲线。
两种商品的总效用等于各自商品效用之和:Uxy=Ux+Uy。
一般商品均是有餍足量的,有餍足量的商品的无差异曲线的图像是椭圆簇(椭圆的1/4)。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6 18:32:39
钻石与水的边际效用骗局
剽窃惯犯石开石,无知无齿的石开石,你上述是人身攻击,胡编乱造,太太不文明了。

边际效用论,或许是错误的,或者缺陷的。但是,你凭什么说人家是骗局?

人家骗你这号的,干什么啊?


你纯粹是语文不及格,胡编乱造。

你剽窃就行了。搞什么学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