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嘿,我认为给农业补贴是最终每个社会的必然经过的路径。有没有形成院外行动集团是使农业补贴早点还是晚点出现。
为什么呢?由于技术、要素禀赋的差异,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的过程中,农业的比较优势必然会下降,资源会由农业向非农业转移:劳动力、资本、土地都要非农化(有人非要把这个说成“补贴”,是别有用心)。如果是其它产品比较优势低,不生产也就罢了,可是农产品不能不生产。私人决策的必然结果是尽量减少比较优势低的产品的生产,直到农业的比较优势至少等于非农业的比较优势为止,可是到这一点,也许整个社会已经饿莩满地了,所以没有一个“理性”的政府会任由私人决策至此点为止,因此补贴农业增加农产品生产以保证农产品安全是必然选择。所以我们进行“新农村建设”,从2004年开始的3个中央一号文件关注三农,也是肇始于1999年至2003年粮食生产大规模下降,粮食安全受到威胁!
中间还有很多话没有说。但我的观点是,任何一个政府给农业补贴,其实是为了购买农产品安全。但由于院外集团的存在(卖方垄断),政府为农产品安全支付更高的价格,农民得更多实惠。
随着技术、资源禀赋的变化,农业有一天会从比较优势低的产业转化为比较优势不低的产业,可是我估计我是等不到那一天了。而且我甚至怀疑我等不到中国政府真正意识到给农业补贴实际上是购买国家安全,从而象对待军队建设那样将之“进行到底”的那一天。
对于中国而言,农业补贴除此之外,也是一种悔过的方式。虽然有两个趋势的著名论断“即在工业初期,农业补贴工业是必然;在工业中后期,工业补贴农业是必然趋势”,可是纵观世界所有国家的发展过程,没有人说农民补贴市民是必然趋势,即算圈地运动也没禁止农民分享工业化的好处。
农业补贴和农民补贴虽然形式相关、难以区分,但却是两个问题。在我国目前恐怕关键还是农民补贴。
然而,政府拿一块肉出来,要给那些基本上没有"voice"的人,连我都想分羹呢!我虽然有知识分子的良知,如果可以染指,我可不敢保证我不染指。嘿嘿...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3-26 10:29:47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