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开石 发表于 2020-1-30 05:46 
钻石与水的价格比较问题。应理解为同样重量货币的多少的比较,量纲都是元/克之类。
是水的价格是元/克,钻 ...
必须是“克水”和“克钻石”这种形式,理解这点,我们要理解价格计量单位的分母部分所要表达的意义。
1、由于目前的经济学没有发明出自己学科的相关计量单位,或者是由于语言文字的局限性而不能表达,所以商品的克、件、升等等计量单位本身都借用商品其它学科的属性,它不能表达使用者所需要的“使用价值或效用”这种属性的多少。
       比如克,是计量物质的质量属性的,通常我们不能消费商品的质量属性;
       再比如件,意义更加漂浮不定,衣服可以用件表示多少,物流送货也是用件表示其多少。那么问题来了:
       A、一条裤子也是一件衣服,一条上衣也是一件衣服,二者能相互替代吗?
       B、10件衣服困成一包,在物流看来是一件,100科钉子困成一包,也是1件,等等,他们之间能比较大小吗?所以物流实际是双重收费标准,体积和重量同时考察,体积很小但是重量超标,要加钱;重量很轻,但是体积超标,也要加钱。
    2、商品的习惯计量单位千百怪,近视同音同字不同义,我没有办法统一起来。比如知识技术方面,通常用“项”计量,但是1项造原子弹的技术与1项煮饭的技术,“项”能表示二者一样吗?同理,我们能说都是1篇文章,所以爱恩斯坦的那篇文章与你我他的这篇文章一样吗?
     显然,两种商品的计量单位,在汉语里面是同一个字(词),但是换着英语,日语,他就不一样。怎么办?
     这里面问题太多太多。斯密的钻石与水的悖论中就是注意这一点的结果。
     按照斯密的陈述,也可以说钻石比空气贵,但是空气的多少通常是用升来表达。升和克就是完全不一样的了。
      总之,商品的计量单位千奇百怪,千千万种,我们想实现统一,没可能性。这是价值理论必须面对的实际,不能像斯密马克思那样信口开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