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sl0815 发表于 2020-2-10 16:01 
一个比较有意思的例子:
百货大市场的同一款商品,在一个小时内卖出了3件。卖家卖给甲是100元,志给乙是95 ...
马克思说的价值,特指劳动,譬如1件商品的劳动是2人小时。这个劳动,又特指行业劳动,不是个别劳动,就是说,用行业化整体化平均化的劳动,来处理互有差别的个别劳动。若干单位个别劳动=1单位行业劳动,个别劳动之和=单位行业劳动之和。
价格,是上述价值的转化形式。
逻辑上来说,1件100元,或1件95元等等,都是转化形式,数值不同而已。
那么,用行业化整体化平均化的价格,来处理互有差别的个别价格。这个平均化价格,即行业价格,在统计学上来看,是个别劳动的基准,个别劳动围绕这个基准或高或低。个别价格之和=行业价格之和。
进而,各个行业之间,按照平均化利润,又得到生产价格。生产价格=行业成本+全社会的平均化利润。各个行业价格之和=总价格=生产价格之和。统计学上来看,生产价格,也是平均化价格,是在各行各业之间的平均化,是各行各业价格的基准。
一个是行业劳动(即价值),一个是行业价格(进而是生产价格)。基础,是个别劳动和个别价格。
劳动是相对不变的,价格可以随时变动(个别价格的随时变动,有不同水平的行业价格,以及生产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