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打开
香江风情-社会不和谐
香港政府头疼
·
2010-04-18
·
中国时报
·
【郑汉良】
http://news.chinatimes.com/forum/0,5252,110514x112010041800158,00.html
中文大学上周公布民意调查,结果显示香港人对社会和谐的评分跌穿分界线,即港人首次认为香港不和谐。七项影响和谐的因素中,五项恶化,其中政治纷争落差最大,二○○八年有三八.五%的受访者认为政治纷争严重,今年升至五九.二%。此外,官民和贫富矛盾也加深。更令人担忧者,调查发现全香港有一百五十万人认同使用激烈抗争,要求政府响应诉求。
同一个星期,香港《南华早报》的头条新闻指出,香港地产发展商对香港政治的影响力,与日俱增;现时各个顾问及法定机构中,有五十四个席位由六大地产公司的董事占有,比一九九八年的十六席和二○○七年的三十八席还要高;他们对港府的影响力,相比香港回归前,大幅增加了三倍。这个数字其实还没有计算地产商在立法会的功能组别议员以及特首选委会的影响力在内。
在此之前,香港地产商恒基集团的天汇豪宅,因为有多户迟迟未按照合约成交而遭到外界批评,政府于是不得不要求地产商解释。天汇引起公众关注的其中一个原因,是它创造了全球最贵豪宅的神话,其中一间跃层的单位,以每平方英呎港币七万一千二百八十元「成交」,约每坪售价一千一百万元新台币。但原来这些天价只是纸上谈兵,说了老半天还有二十四户尚未成交。地产商的理由是买家没有预计金融管理局突然收紧豪宅房贷成数,因此需要延迟交易,地产商只是通融灵活处理,发言人又强调,香港的合约精神应保障买家。
政府对地产商这番说辞表示有点不很满意,社会大众对地产商有否「造价」抬哄楼市,心中嘀咕难消。升斗小民都知道,如果下了订金签了意向书而逾期没有成交,发展商只会立刻没收订金,心狠手辣的,还会控告买家违约,至于恒基所说的「香港的合约精神应保障买家」,恐怕只是人间哪得几回闻的「仙乐」。
在恒基天汇事件发生之际,另一个地产商新世界集团发展的名铸豪宅,被揭发集团有多个「自己人」购入多个单位,也被批评有造价托市之嫌。政府于是下令房屋局跟进,发展商后来表示以后将会增加新盘成交资料的透明度云云。
香港的政治纷争,焦点就是二○一二年是否有特首和立法会的全面普选。北京中央虽然已经通过香港可以在二○一七年进行特首普选,但对立法会由小圈子产生的功能组别议员何时或是否废除,态度仍然暧昧。
在这番背景下,一直说要强政励治的特区政府,为了重振声威,也可能东施效颦中央遏抑楼价,突然对地产商采取了若干色厉内荏的措施。运输及房屋局局长郑汝桦日前公布三项「整顿」销售预售楼的新措施,包括要求发展商提高示范单位像真度、减少楼盘广告失实,以及公布涉及发展商高层交易的单位数据。不少学者都认为,这对炙热的楼市只是杯水车薪,犹如在溃烂的伤口上贴上一块贴布。有趣的是,当郑汝华局长宣布这个「郑三招」时,脸上一副诚惶诚恐的样子,地产商看在眼里,心中已然雪亮。
在此顺带一提,香港有所谓的高薪养廉,也有廉政公署随时请你喝咖啡聊天的可能,香港公务员因此可算是世上最廉洁之一。但不少高官退休后,除领取优厚的长俸,还可以到大企业当年薪一百多万元港币的董事。曾荫权的胞弟曾荫培退下警务处长一职未几,就当上新世界集团旗下一个企业的董事。
温家宝不只一次的提醒曾荫权要处理好香港的深层次矛盾,其实办法总比困难多,例如尽早废除以代表商家利益为主的功能组别立法议员,以及普选行政长官,将地产发展商和大企业的政治影响力减至最小。民主并非仙丹妙药,但对香港目前紧绷的局面,相信可奏舒缓之效。
只是香港政府日前宣布《二○一二政改方案》时,仍然拒绝表明何时将功能组别议员扫进历史的垃圾堆。看来,深层次的矛盾,将继续存在香港一段不短的时候。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