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道德监督
2408 10
2010-04-21
原北大校长看待985工程为何“前恭后倨”?
2010-04-16 ,东方早报

   “中国目前没有世界一流大学。”12日晚,做客华中科技大学“科学精神与实践”讲座的北京大学原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许智宏如是说。许智宏认为,“985工程”的建设有些急功近利的味道。“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甚至都不是一代人、两代人就能完成的。”(《长江日报》4月15日)

    “985工程”是什么,估计国人很少有人不知道,简单地说,就是指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工程。而对于985工程做上述评价,许院士恐怕还是第一次。就在两年前,他还在北大校长任上时,对这一工程却是赞赏有加——2008年5月4日,许智宏作为北大校长,在北京大学建校110周年暨实施“985工程”十周年庆祝大会上,做了“迈向一流大学之路”的演讲,许智宏说:“这十年,我们抓住了历史的机遇,努力探索,对‘在中国如何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这一重大课题,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那么这一清晰的认识是什么呢?他继续说道:“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离不开国家强有力的支持……十年实践证明,正是有了国家‘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战略,才会有全社会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和广泛支持;正是有了‘211工程’‘985工程’重点投入,才会有十年的持续快速发展。”

    不能说“‘985工程’的建设有些急功近利”这样的话,就与他两年前的发言有极大的冲突,但是,在许校长当年的讲话中,我找不到任何关于反思“985工程”问题与不足的只言片语,而通篇都在说巨大成就——“过去的十年,是北大与中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同行,取得丰硕成果的十年。”如果以他的表态为依据,是不是会加大决策者强力推进985工程的决心呢?同时是不是让决策者误会985工程没有任何问题呢?

    更不能忘记的是,在2004年,许智宏校长在为研究生新生举办的校情报告会上,称北大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有八大优势。同时宣布北京大学将力争在2015年进入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难道当时,他没有意识到这也纯属急功近利?

    有人或许说,彼时他在校长任上,需要考虑到学校的现实利益,为学校谋求更多的资源,不便于说出真话,现在退休之后,能说真话,已经十分可贵。我不赞成这样的观点,假如我们认同这种现实,那么,所有的人都可以在任上冠冕堂皇地做违心的事,而在退休之后,就可以以所谓的“真话”来洗涤当初的违心之举,甚至以此赢得“美名”。

    对于大学校长在任时的言行,不是可以淡忘的,而应该记录并供后来者研究。这才能让世人客观地评价其作为,同时也便于后来者吸取当初的教训。我国大学的校长们,很少有历史敬畏感,也就不在乎自己在当任时的作为,习惯以官话和套话示人。

    当然,最有效的让校长对自己言行负责的方式,是改变目前的校长任命方式。目前任命方式让校长只对上负责,不对事实,也不对师生负责。实行校长遴选制度,由大学校长遴选委员会按照校长的标准公开选拔出来的校长,才能对办学行为负责,也才能对师生负责。他们说出的话,才能与办学实际吻合。

附:许智宏:中国目前没有世界一流大学[长江日报 2010-04-15 ]

“中国目前没有世界—流大学。”12日晚,做客华中科技大学“科学精神与实践”讲座的北京大学原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许智宏如是说。

    中国目前无世界一流大学

    许智宏认为,世界—流大学主要有3个标准:—是有从事—流研究工作的国际知名教授;二是有—大批影响人类文明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三是培养出—大批为人类文明作出很大贡献的优秀学生。

    “如果满足这三个条件,才能称之为世界—流大学。”许智宏表示,虽然莫斯科大学的校长,还有季羡林教授都讲,北大已经是世界—流大学了,但他认为中国目前还没有真正的世界—流大学。

    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有些功利

    据悉,中国建设“世界—流大学”的提法,源于1998年5月4日北京大学百年校庆典礼;这同时也是“985工程”名称的由来。据报道,“以当年财政收人测算,‘985工程’如果完全兑现,总投人在300亿元以上。”

    “我们在进步,国外的大学也在进步。我没听过哈佛大学校长讲,哈佛就是世界—流大学。”许智宏认为,“985工程”的建设有些急功近利的味道。“世界—流大学建设不是—朝—夕能完成的,甚至都不是—代人、两代人就能完成的”。

    中国大学软环境建设“很差”


    许智宏介绍,现在的北大与耶鲁相比,论文数量上的差距不是那么大了。但他认为,中国整个大学的软环境建设,都没法和国外—流大学比。中国在这方面和世界—流大学相差“很远,很远”。

    “—流大学是拿钱堆出来的。”。许智宏认为,大学最关键的,是应该培养更多优秀学者,培养更多优秀学生,—所大学何年何月成为世界—流并不重要。“如果大学的土壤变得非常肥沃,总有—天诺贝尔奖会在中国出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4-21 18:18:49
还记得《明朝那些事》里有句话,只要不折腾,就是最好的折腾。
中国就是太多这样的工程了,到头来都证明是瞎折腾。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4-21 18:20:18
在位和不在位是不同的
在位时:说些不想说的
不在位时:说些想说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4-21 18:28:57
正是因为是北京大学的校长,所以他才觉得有必要说说实话吧,一点点,一点点精神的相传吧
这个社会的道德平均率在下降,当前的时代特点,我看也就是如此了。做到这样,就够了。
不想说的太多了,怕和谐,许智宏老师是校长,不是书记。与国也是如此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4-21 18:36:42
作者很犀利,"历史敬畏感"这个词用的很中要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4-21 18:37:54
中国太和谐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加微信,拉你入群
微信外可尝试点击本链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