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周期模型的估算确定性与短周期的随机性
于德浩
2020.2.22
《孙子兵法》云,“善战者,胜于易胜者也。” 投资大师在股票投资中,一般都看很长远,这不是高瞻远瞩;而是因为长周期是容易估算的,短周期是很难估算的。
比方说,在价值投资理论中,人们可以很容易的估算出,股票价值是30元。如果当前价格是价值30元以下,就可以买进;如果是45元以上就必须卖出。这就是简单的投资思路。当然,还有一点,就是坚信股价在十年以内必然会出现45元以上的成交价格。
这虽然知道的很少,但却足以战胜市场,傲视群雄。 比方说,股价十年期间从10元上涨到最高60元,然后下跌回20元结束。显然,一直持股的市场平均收益是十年两倍,而如果“15元买入,45元卖出”,那就是大约六年三倍的收益。
如果要长期战胜市场,那么必须有长周期中间止盈的股价。这里就要忍住贪婪,股价从45元上涨到最高60元。当股价从20元中途回调至14元甚至更低时,要克服恐慌情绪。 要想最终战胜市场,一定会有某个时段不如市场。
当然,对于普通人来言,往往偶尔会跑赢市场。比如股价回调时,侥幸止损了。也会在火热行情中,快赚一笔。比如从50元到55元,从而嘲笑股神股票卖早了。但,长期最终来看,普通人一定是跑输市场的。大部分股民不但没有年均+8%的收益,甚至长期还是亏损的。
对于专业投资者来言,一定要避免“聪明反被聪明误”。这里有两点尤其重要,第一,就是股神巴菲特说的,不要借钱买股票。原因很简单,股价10年以内,会从20元上涨到45元以上。但如果你的还款期是一年,股价可能从20元回调到14元,你还是被迫卖出,亏损出局。
所以,如果要借款,那么借款的期限要足够长,超过5-10年才行。伯克希尔哈撒韦是保险公司融资,这个期限超过10年,而且利息率要低于年3%,所以是可行的。理论的讲,如果融资利率在10%以下,而预期投资收益率是年20%,那么只要十年期间融资不断,这也是可行的。
第二点就是,强假设太多,可能不符合实际。比方说,股价实际从10元上涨到20元,又继续上涨到30元;但从30元回调到21元,又再反弹到30元。这在简单的价值投资理论中,我们是无法预测到“30元可能回调到20元”。对于长线投资来言,这不是一个问题,只要能忍受暂时1/3的回调即可,“死等”股价涨到45元。
如果,我们非得要抓住“回调-反弹”这个局部机会,我们就必须发展更精细更复杂的模型。看似精益求精,但更有可能弄巧成拙。比方说,我们更进一步得出股价长周期分布模型。股价的期望值是30元,标准差是10元,股价运行区间是5个标准差,(-2X,+3X)。对于10到20元,如果股价运行期间超过1年,那么这个区间的量子态就已经大部分填满,不会回调;而从20元到30元,如果运行少于5年,那么就有可能股价回调下跌去回填遗漏的量子态。这是可以解释的。
但是,当股价第一次从20元冲高到30元,这就面临一个决策点。可能有50%的概率向上,也可能有50%的概率向下回调。 这就是知道的多了,反而更犹豫。
知道的更多,胆子就会变大,会冒一些不该冒的风险,“善骑者堕”。比方说,我们根据新的模型估计股价从10元上涨到20元,大约耗时12个月,平均每月上涨+6%。如果买费率3%的认购期权,这就是大约平均每月+100%的收益。 可是,如果在购买认购期权的三个月里,股价是徘徊不前,这就有全部亏损的风险。即使,第四个月股价一下子暴涨20%,我们是预测对了,但我们前面已经被清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