亢龙有志潜还举;
乌鹊凌虚去复来。
(徐元撰 吴山明书)
解读:飞龙桥在越王城山南麓。伫立于飞龙桥上,仰首可见城山壁垒萧森,俯视可见湘湖水天朗彻,因此当年越王勾(又作“句”,下同)践兵败入吴为奴,勾践夫人一曲哀怨缠绵的《乌鸢歌》会自然地响起;勾践还越后,卧薪尝胆、励志图强的事迹也会勾起人们的遐思。所以此联即从此处着笔,不拘泥于桥名及景致,而是拓展开去,构思堪称别致。上联说,居高位的人,立定大志先潜伏而后兴起,指勾践兵败入吴为奴时,立志复国图强。下联说,勾践夫人陪同勾践去吴国为奴,后又返国助夫复国。据《宫闱文选·宫闱姓氏小录》载:越王勾践为吴所败,去国事吴。身为臣,夫人为妾。及渡浙江,夫人见乌鹊啄食江渚之虾,飞去复来,因据船恸哭,而作《乌鸢歌》。此联意在立桥怀古,活用典故,上联写勾践,下联写勾践夫人,构思巧妙,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