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坛友说 一带一路
1175 0
2020-03-04

杭州萧山湘湖楹联之五




湘湖


湘湖文化展览馆风光厅


湘湖文化展览馆风光厅联


越吴事,尽付楼头玉笛;

风物情,漫听柳外黄莺。

(徐中秋撰 陈雁书)

解读:上联说,发生在湘湖一带吴越争霸的故事,如今只能在楼上玉笛的吹奏声中作为人们的谈资。下联说,眼前的风光景物似含情脉脉,可随意听到柳枝外的黄莺啼叫声。此联以古事反衬今日风物之情更加美好,倡导人们珍惜今日“柳外黄莺”般美好的生活。

下孙船埠(一)


下孙船埠(一)


一湖烟听棹歌远;

重峦景看云影低。

(黄浴宇撰 来海鸿书)

解读:上联描述了湘湖生活场景:一片烟水空蒙的湖面,船夫的阵阵歌声远去,意谓湘湖人民的幸福欢乐。下联写湘湖广远的景色:重重叠叠的山峦景色,白云飘过,云影时高时低。此联通过一近一远的对比描述,意象空灵,隐喻了湘湖是山美水美人欢乐之境。

下孙船埠(二)


下孙船埠(二)


千重岩嶂列;

四顾画图收。

(任四邦诗句 贺维豪书)

解读:此联取自明任四邦《暮春放舟湘湖》诗句。上联说,船埠前面排列着重重叠叠的岩石山峰。下联说,四面观望,如画图一般的美景尽收眼底。此联上实下虚,虽然是诗句为联,但较为切景,描绘、赞叹了船埠附近的景色。

飞龙桥(一)


飞龙桥(一)


柳湖边蛙鸣水漾;

天幕上鳞舞云从。

(周友生撰 王漱居书)

解读:上联说,水漾湖边柳下草丛中,春夏之交多青蛙鸣叫。此处旧有“水漾鸣蛙”一景,为古湘湖八景之一。下联以借代手法,说天幕上巨龙在飞舞,云随龙动,状“飞龙在天”之景。此联言蛙鸣龙舞,意象为吉祥之境,也切合桥的位置与桥名。

飞龙桥(二)


飞龙桥(二)


亢龙有志潜还举;

乌鹊凌虚去复来。

(徐元撰 吴山明书)

解读:飞龙桥在越王城山南麓。伫立于飞龙桥上,仰首可见城山壁垒萧森,俯视可见湘湖水天朗彻,因此当年越王勾(又作“句”,下同)践兵败入吴为奴,勾践夫人一曲哀怨缠绵的《乌鸢歌》会自然地响起;勾践还越后,卧薪尝胆、励志图强的事迹也会勾起人们的遐思。所以此联即从此处着笔,不拘泥于桥名及景致,而是拓展开去,构思堪称别致。上联说,居高位的人,立定大志先潜伏而后兴起,指勾践兵败入吴为奴时,立志复国图强。下联说,勾践夫人陪同勾践去吴国为奴,后又返国助夫复国。据《宫闱文选·宫闱姓氏小录》载:越王勾践为吴所败,去国事吴。身为臣,夫人为妾。及渡浙江,夫人见乌鹊啄食江渚之虾,飞去复来,因据船恸哭,而作《乌鸢歌》。此联意在立桥怀古,活用典故,上联写勾践,下联写勾践夫人,构思巧妙,耐人寻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