遁庵
既遁世而无闷;
发潜德之幽光。
(张祖翼 撰书)
【解析】遁庵为吴隐(亦号遁庵)所建,以纪念吴氏祖先让位隐居的泰伯、仲雍、季札。遁世而无闷:语出《易·乾》:“不易世,不成名,遁世无闷。”遁世,逃遁避世。闷,烦闷。发潜德之幽光:语出唐韩愈《答崔立之书》:“诛奸谀于既死,发潜德之幽光。”发,发扬。潜德,不为人知的美德。幽光,潜隐的光辉。此联意谓:有才德的君子甘心退隐,就没有烦闷,并且能继续发扬大德。
还朴精庐
君子好遁;
弥勒同龛。
(吴昌硕 题)
【解析】君子好遁:君子喜爱隐居,语出《易·遁》“九四:好遁,君子吉,小人否。象曰:君子好遁,小人否也。”弥勒同龛:形容与弥勒佛一样受人敬奉,语出褚遂良《家侄帖》:“复闻久弃尘滓,与弥勒同龛,一食清斋,六时禅诵,得果已来,将无退转也。”弥勒,佛教八大菩萨之一。龛,供奉佛像、神位等的小阁子。此联原悬于遁庵,意谓有才德的人喜爱退隐,他们跟弥勒佛一样受人敬奉。
题襟馆
宜雨宜晴,静观自得;
尽美尽善,为乐至斯。
(丁上左 撰,高时显 书)
【解析】宜雨宜晴: 适合下雨,也适合天晴,形容西湖风景之美。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有句云:“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静观自得:静下心来观察,就会有心得体会。宋程颢《秋日偶成》有句云:“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尽美尽善:形容完美无缺。语出《论语·八佾》:“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 为乐至斯:音乐到了如此境界。原为观乐楼联。
鹤庐
梅鹤为邻,小坐依然图画;
莼鲈下酒,故乡无此湖山。
(哈少甫 撰,朱屺瞻 书)
【解析】梅鹤为邻:与梅鹤为邻居。北宋林逋隐居孤山,植梅养鹤,终生不娶,人谓“梅妻鹤子”。鹤庐近林逋隐居处,故名。图画:喻风景秀丽,有如图画。莼鲈:莼羹、鲈鱼脍。《晋书·张翰传》:“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故乡无此湖山:语出宋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之五:“我本无家更安往,故乡无此好湖山。”上下联第二字藏“鹤庐(鲈)”。此联今悬于题襟馆室内,上有“鹤庐”匾。
后山石坊(一)
印传东汉今犹昔;
社结西泠久且长。
(叶为铭 题)
【解析】此联刻于后山石坊北面石柱,写出西泠印社源远流长。西泠印社结社于美丽的西子湖畔,传承东汉以来的印学传统,并发扬光大,印社与印学都将传之久远。
后山石坊(二)
以文会友;
与古为徒。
(丁上左 撰,费龙丁 书)
【解析】此联刻于后山石坊南面石柱。竹阁亦悬此联(见前),王个簃书,但未署撰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