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打开
我见我思-不一样的母亲
·
2010-05-10
·
中国时报
·
【吴典蓉】
http://news.chinatimes.com/forum/0,5252,11051401x112010051000004,00.html
《罗丹萨的夜晚》是一部熟年男女的浪漫电影,和另一部谈熟年之爱的电影《麦迪逊之桥》不能比,不过,无论是要面对自己的母亲,或是自己要当母亲的人,这两部电影却都是有用的参考。
《麦迪逊之桥》的女主角在丈夫、小孩出门参观展览的四天中,遇到一生不可能再有的深刻爱情,她放弃了。事实上,她很清楚,不论作什么选择,此生都再也不会快乐。这个故事不同凡响的是,她在遗书中告诉自己的小孩这段感情,「我必须让你们知道,让你们明了我这短短的一生。如果我爱的人都不了解我,而我就这样离开尘世,那是多么悲哀啊!」
也许每逢母亲节、大家都在歌颂伟大的母亲时,我们可以回忆一下,妈妈上次穿着那件极有女人味、让你惊艳的衣服,是多久以前的事;她什么时候悄悄的将这些衣服收了起来、谦卑的放弃了女人的角色,而你一点都不曾注意到。
也许还来得及的时候,我们可以问自己的母亲,如果她曾为我们放弃了这么重要的事,请她一定要让我们分享,爱她就是了解她。
当然,自己当妈妈的人,也必须看看另一个故事。二○○八年上映的《罗丹萨的夜晚》中,同样有一个为了家庭忙得焦头烂额的母亲,但青春期的女儿一点都不知感激,还有一个曾经外遇想要复合的老公;她在一次度假(现代的母亲需要度假)中,认识同样不快乐的医生,两人在暴风雨夜的催情效果下热恋,假期结束后,如何面对这段感情?尤其是儿女都希望她答应和丈夫复合。
出人意表的是,黛安莲恩饰演的母亲和女儿严肃的沟通,她找到自己的真爱,不可能和父亲复合,电影并非喜剧收场,医生意外死亡。我怀疑,即使好莱坞也充斥「母亲的内疚感」,当母亲的人如果要谈恋爱,一定要千回百折,老公先要外遇,提供自己出轨的合理化借口,而最后这一场爱的追寻也绝不能成功,以保持母亲完美的形象。
不过,《罗丹萨的夜晚》电影中,年轻的子女最后欣然的接受了母亲的选择。和一九九五年的《麦迪逊之桥》比起来,这还是一种进步,现在的母亲,至少不必将心中珍藏的秘密带进墓地,留下双重的遗憾!
转帖者注释:
1.罗丹萨的夜晚. Nights in Rodanthe. 片长:96分
上映日期:2008/09/26
一场即将来袭的风暴与一间小客栈,两个冲突矛盾的人生在此相遇。黛安莲恩与李察吉尔主演。
2.《麦迪逊之桥》(The Bridges of Madison County),叙述一个相夫教子的好妈妈,直到她死的那天,她的遗书里才说出,她曾经有过一段外遇,而这刻骨铭心的外遇,是她一生的最爱,所以她希望死后的骨灰能洒在麦迪逊之桥跟那人在一起。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