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249 0
2010-05-20
近期,我想大家讨论最多的话题就是房价,包括卖小菜的嗲嗲。股市里面有一句话,当卖小菜的嗲嗲都在炒股的时候也是房价跌的时候。房价会吗?会。但要看卖小菜的嗲嗲买房的目的是什么?如果是因为硬性需求,就不会助跌只能助涨;如果也是炒房,那房价必跌。
所以我说房价跌下去还是有困难的?因为硬性需求还是有的,只不过大部分人买不起。但据数据统计,中国民间是全球最富裕的,为什么呢?因为中国有民间存款20万亿,试问有哪个国家有这样大的民间存款。但是问题又出现了,这样富裕却买不起房子,细想会发现原因就是贫富差距。不要小看这个贫富差距,按照经济学原理,其实这个贫富差距本质是一种杠杆化。少部分人的富裕带动了物价的上涨,但普通百姓却是被杠杆吹起泡沫的最大受害者。就像股改之前,大家炒股,炒的全是流通股,但流通股只占整个股本的百分之几。很简单,一些投机分子就只要很少的资金就能撬动像中石化那样的大象的象牙,从而产生杠杆效应,让那部分非流通股股东受益。
这里的贫富差距也是一个道理。一部分有钱人产生的市场化效应,带动的物价的上涨,却让大部分的老百姓去买单,这个合理吗?所以缩减贫富差距,去杠杆化才是解决泡沫的根本。现在欧美一些国家为了解决贫富差距,不光采用梯度缴纳个人所得税,还推出了高税店,专门针对有钱人的商店,东西和普通店的差不多,包装不一样,价格贵几倍,而且此类店子上缴的税比普通店要高几倍,并通过政策和教育引导富裕人进高税店消费。
我们国家现在还在单一的采用梯度缴纳个人所得税这样原始的方式去拉近贫富差距。试问这种方法能不能根本解决贫富差距。你看,确实这种方式减少了一部分高收入群体的收入,而且这部分税也用到了公共事业或是通过政府政策引导到需要的实业当中。但最终的消费依然被高收入群体的市场效应带动,还是老百姓遭殃。这个杠杆效应依然造就着一个事实,有钱的越有钱。
所以,我们何不从消费下手,将消费分级,从而产业分级。有钱人买有钱人的东西,并由企业专门制造有钱人用的东西。通过政策,鼓励奢侈品业的发展。让有钱人就是去住别墅、用奢侈品吧,没钱的就住廉租房、用生活必需品吧。这样即使再有钱,他产生的市场效应也不会殃及到普通百姓。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