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计量经济学与统计论坛 五区 计量经济学与统计软件 EViews专版
13038 4
2010-05-31
在用第一产业产值(1978年不变值)与第一产业的就业量做协整关系的时候,
由于第一产业值序列是2阶单整,就业量是一阶单整,不能建立协整关系,所以,
就先把第一产业产值取对数,这样就构成1阶单整了,与就业量构成了协整关系,
再去求VEC模型,这样是否可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5-31 19:28:34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
第一,阶数不一,不能做协整,版主也提到了,但是怎样进行adf检验,非常关键
第二。adf检验的t、c、k选择不同,结果也不同,要根据数据本身的性质来决定
第三、取对数是为了消除异方差,绝对数值不合适,不妨考虑转换成增长率,如第一产业产值增长率,或就业增长率来建立模型。这样或许效果更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31 19:51:57
这么做肯定是可以的,但是正像楼上大大说的,检验的选择是否有理论依据,至少是直觉上的。不妨试试别的检验方法,毕竟好在不是面板协整。
其次,这么做的问题在于经济含义解释起来有点别扭,应该考虑一下两个变量之间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有没有微观基础,比如是否遗漏了重要的因素——某个变量和产值的组合恰好是1阶单整的——这又反映出了VEC和JJ检验的缺陷,即必须要求至少同阶单整才能用,很恶心。LZ可以先用EG两步法找一个这样变量,自己构造一个修正项加进去(认为假定只有一个协整关系)——在某篇国内论文中见过这么用的,他是做的基于VEC的多变量Granger,不保证一定正确啊,反正有人这么做过的——他是每个方程一个一个估计的,然后用了一个WALD检验,但是这么做的问题很明显,忽略了方程误差项之间的相关性——还是很扯。

说到这儿我又想到,其实很多宏观计量是很扯淡的,模型设定全是来自直觉,时间序列的也一样,比如ECM/VEC,谁规定长期均衡关系就一定是那么简单线性关系了?虽然格兰杰定理是说协整序列可以写成ECM形式,但谁保证那就是长期均衡方程了?说到底,这种数据驱动的模型其实你想怎么解释就怎么解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31 21:19:11
呵呵看了楼上的两位回答,觉得有点启发,目前国内包括权威杂志上的数量经济模型的运用问题都比较多,很大程度上存在任意的赋予概念和含义,忽视了计量模型本身的严密性和前提条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3-25 16:34:57
kemufei 发表于 2010-5-31 21:19
呵呵看了楼上的两位回答,觉得有点启发,目前国内包括权威杂志上的数量经济模型的运用问题都比较多,很大程 ...
同感,让我这学数学的人一头雾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