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产业经济学
4576 34
2010-06-03
Guobing Shen, Nominal level and actual strength of China’s intellectual property protection under TRIPS agreement , Journal of Chinese Economic and
Foreign Trade StudiesVol. 3 No. 1, 2010
pp. 71-88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6-3 00:38:50
这是国内学者做的一篇论文。
各方面均有不少提升的空间。但作者所做的一些基本的工作还是值得赞许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6-3 00:39:08
这篇文章测算了中国实际的IPR保护水平。发现实际的IPR保护水平与名义的IPR保护水平(G-P指数)存在很大的差异。并用修正的IPR指数考察知识产权保护对省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6-3 00:39:25
研究动机
     随着TRIPS在全球范围内推行,且在发展中国家推行的期限逐步到期,有关IPR的争议将逐步凸现。一些理论也警示发展中国家不能就范,因为严格的IPR保护可能不利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如Ginarte and Park (1997)的实证研究表明,处于经济发展初期阶段的国家不宜实行较强的IPR保护;Maskus et al. (2005) 认为增强的IPR是技术进步的必要条件,但非充分条件,它还需要一些配套措施的支持。Furukawa (2007)在内生经济增长模型框架下论证了“严格的IPR保护通常更有利”的结论是值得怀疑的。当然,也有一些观点认为严格的IPR保护可以促进研发及经济增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6-3 00:39:42
这些不确定的理论推论需要有实证的支撑,但目前有关IPR保护程度的刻画,研究还不够。作者认为这是实证的第一步,相关的讨论,如IPR保护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IPR的决定因素,均需要对IPR进行较为准确的刻画。有过一些相关的研究,但它们主要从专利角度测度,如Rapp and Rozek (1990)从专利立法角度对各国的IPR进行刻画,并找到了IPR与经济发展的正向关系。但这个指标至少存在两个问题,其指标分解过于粗糙,且不能反应现实的执行情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6-3 00:39:56
Ginarte and Park (1997)在一定程度上改进了第一个问题,即对指标得分进行了更细地划分,但还未引入实际的执行力度(G-P方法);Han and Li (2005)引入了IPR实际执行力度,对中国实际的IPR指数进行了刻画,并估算出了中国1984-2002年的实际IPR保护水平(HL方法)。作者在这里对两种方法进行了边际改进,并将两者融合,估算了中国1995-2007年的实际IPR保护指数,并将其嵌入增长模型,实证检验IPR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