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1945 3
2006-04-13
讨论一下 马克思与凯恩斯对传统资本主义制度批判 的异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6-4-14 15:00:00

经济危机是资本经济高度发展的必然结果,造成经济危机的原因是消费品过剩。消费品要由消费资金来购买,如果消费品不能被购买,就不能成为社会财富。要使消费品全部实现交换,就必须使消费品价值与生产资料商品价值之比,和消费资金与积累资金之比,相适应,使消费品价值与消费资金相一致。
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关于这个可以与萨伊定律相比较一下,其相关内容在本版面就可以搜索到。与此同时再与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相对照)
造成经济危机的原因,是资本社会生产的生活资料超过了市场购买能力,发生了严重的消费品过剩造成的。
人们进行生产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创造消费品,以便满足自己的物质生活需要。所以,一切生产都是消费品生产。生产资料形式的产品,只是半成品、中间产品,是生产消费品必须经过的阶段。
在生产过程中,有些消费品经过一道工序就可以完成,如取暖用的煤,从煤矿里挖掘出来,就可以用于燃烧取暖。有些则需要经过若干道工序才能完成,如轿车的生产,首先要开采出铁矿石,然后冶炼成钢材,再将钢材加工成轿车部件,最后将部件组装成轿车。在这整个生产过程中,只有轿车是最终产品,铁矿石、钢材、轿车部件等等,都是半成品、中间产品,都是生产轿车必须经过的一个阶段。

最后需要说明一点:其实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某种程度上更像马克思意义的社会主义国家。比如说美国,一项研究表明:美国的现在很多指标都与马克思意义的社会主义国家相符。所以对于资本主义有必要重新认识,而不是简单的批判。

另外对于诸如此类的讨论,楼主最好先能说出自己的见解,这样更容易进行讨论。还有对于这个题目,我想在制度经济学板块发贴更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4-14 15:08:00
另外,从制度变迁的观点来看,在详细描述长期变迁的各种现存理论中,马克思的分析框架是最有说服力的,这恰恰是因为它包括了新古典分析框架所遗漏的所有因素:制度、产权、国家和意识形态。马克思强调在有效率的经济组织中产权的重要作用,以及在现有的产权制度与新技术的生产潜力之间产生的不适应性,马克思理论体系认为,是技术的变化产生了这种不适应性,但这种变化只有通过阶级斗争才能得以实现,但马克思过分强调技术是以牺牲其它的变迁动力为代价的。以上基本为诺斯的观点。事实上,在诺斯看来,在经济史的结构与变迁中,制度的因素比技术更为重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4-14 17:37:00

laji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