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打开
今晚阅读了张五常张老先生的博客《北京的朋友要冷静下来!》(网址:http://blog.sina.com.cn/zhangwuchang,有兴趣的朋友可以阅读下。)对于张老先生的分析我不想做太多的评价,只想对其提到的一件事情谈谈自己的想法。 张老先生在文章中说,六月二日《信报》刊登了一个数字表,中国在全球22个国家或地区今年股市的累积变动排名中居第二位。对于股市的不济,张老先生认为“是因为北京的政策缺乏说服力,而其中最麻烦是掌管经济的人言论太多,分析太少,观点不一,有些言不成理,有些惟恐天下不乱……”并且他对李稻葵“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困难是远为基础性的,这困难比你们美国及英国在金融危机出现之前大很多,点只泡沫咁简单?”的论点提出了质疑,当然对于言论的质疑并不是因为观点的正确与否,而是观点提出的依据是否充分。浮躁是现在社会上一种非常明显的氛围,非常的不正常但却非常的普遍,即使高校也未能幸免。每个人都在追求经济,显然有些过于激进,每个人都急于求成。企业家不想做实体经济投资,进而投资股市、楼市;教授、老师不能踏实研究学问,因而提出理论缺乏支持;老百姓天天谈股市、楼市,却从不努力思考工作;学生天天想出去实习,却不能认真的读一本专业著作。张老先生对于李教授的质疑大概也是如此。
今年高考已经开始了,《南方周末》报道说今年高考生全国为957万人,比去年减少63万人,既2008年达到顶峰后,连续两年下跌。高考生人数的下降反映了4年之后我们的劳动力人数将会进一步减少,人才缺口也将进一步增大。经济要发展,人力资源是最重要的资源,所有经济进步都必须依赖于人的进步。劳动力人数减少,要想保持经济的高速发展,就必须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而不幸的是,现在我们高校的学习氛围却是更多的以经济为导向,每个教师、教授更多的去经营自己的项目,而不是做研究,提高自身水平,提出理论过时、缺乏创新、缺乏依据。那么,我们如何能够培养出真正高素质的人才呢?记得上研究生期间,我的导师总是提醒我们说现在老师们太多精力投入在其他项目上,而不是专业水平上,同时希望我们能够踏踏实实的读点书,做点学问,这是非常必须的。但当时我却浮躁的度过了研究生生活,毕业时我都不敢面对自己的导师,感觉非常愧疚,因为我连最基本、也是最权威的著作《公司理财》这本书都没能认认真真的读完一遍。
国家实施计划生育政策,学生人数逐年减少,国家的教育投资却逐步增加,那么应该向每一位学生分配更多的资源,并且应该更加充分利用教育资源。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综合素质,逐步改变现在不合理的考试入取制度。让更多的学生能够继续学习,能够接触更多的领域,增强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而不是学会了物理却不会连接最基本的电路,学会了数学却不会算出5元钱能买多少白菜,学会了英语却不能和外国人交流。另一方面,规范学校学习、研究环境,鼓励教师、教授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在专业领域,而不是其他项目上。增加教师、教授的竞争机制,对于不能够胜任教育工作的教师坚决不允许从事教育。
社会要发展,经济要进步,再宏伟的蓝图也要一步一步去实现。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倡议每个朋友充实的利用好每一天,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工作,而不应该急于求成。我觉得很庆幸,因为在我工作了近一年的时间里,我突然明白了导师的教诲,我也慢慢做到了,不论多晚,我都会花点时间去反思自己,力求每一天都能进步。朋友,让我们一块踏实而又有力的走出每一步吧!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