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高级会员区 学者专栏
1570 2
2010-06-10
剌激需求与债务危机
黄焕金
目前世界各国尤其是欧洲,正被越来越大的政府债务所困绕。那么我们要问,为什么许多国家都陷入这个困境呢?实际上,以“扩大需求”的名义长期实行宽松的财政政策,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以凯因斯主义为理论基础的“需求管理”政策,很容易使人乐于让政府背债运行,这些举债一方面拿来投资,另一方面则拿来提高人们的工资与各种福利(而提高工资据说是能够“扩大内需”的重要手段)。因此,在这样的理由引导下,人们对政府高负债相当理解与支持,认为只有这样,才能扩大需求,才能让低迷的市场拉升起来。然而,一旦政府债务累积到一定程度,再加上遇到经济危机,就会使一个国家的财政和它的整个经济陷入很大危险,从而不得不以长期和高度的财政紧缩政策来挽救与纠正它(刚刚看到一则新闻,说英国政府准备实行高度紧缩政策,并说这个政策可能要持续几十年。同样,德国也在准备紧缩财政政策)。而这种财政紧缩政策之艰难与对经济所造成的巨大负面冲击,是非常明显的。谁都知道,花钱非常容易,但在这之后要实行高度的“禁欲”,那就非常不易了,过去的高工资多福利很难再持续下去,人们不得不过上紧日子。也许有人说,如果再来个生产过剩危机怎么办?再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已经不可能了。这样势必迫使人们改弦更张,重新思考单纯的扩张需求政策,最终将会认识到,不能以这种方式去剌激需求,不能用背债的方式去剌激需求,而是要以有效供给的办法去创造需求。
现在就有个矛盾:物价既不断上涨,又抱怨需求不足,生产过剩。这不是悖论吗?每种商品,价格上升而需求下降,这是最简单的经济学道理。因此要想需求上升,价格就不能上升,就要下降。而在你的产品价格不断上升的情况下,你却不断抱怨需求不足,这不是自欺欺人吗?比如开发商将房价从1万元上涨为2万元,需求下降了,于是他抱怨起来,要求政府采取扩张性财政与货币政策,好让他的高价房能够销出去。这样,政府的政策实际上在挽救涨价的开发商的利益,而不是让开发商通过降低房价来创造需求。因此,世界各国政府的扩张救市政策,实际上是在维护不合理的现存经济结构尤其是依附于现存价格下的不合理的社会利益结构。而政府救市政策的结果,却使其背负越来越重的债务。比如,日本自从80年代末泡沫危机以来,日本政府为救市花费了巨大的财力,使它积累了巨大的债务。但是,尽管如此,日本经济仍然无法走出来。这说明,要想通过救市策略去维护一个价格过高的泡沫,是非常沉重的负担。
    在今次经济危机中,在扩大需求的理由下,据说中国各级政府的债务在09年增长了1倍多,从3万亿一下子增至7万亿,这则是一个突出的案例,说明单纯剌激需求的策略很容易导致政府债务增加。
因此不难得出一个警示:经常采取单纯扩大内需政策的国家,它很容易背负越来越重的政府债务。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经济危机是因为消费不足、生产过剩而引起的,因此解决之道是要提高人们的消费能力,提高工资与增加福利。但是实际上,象今次源于美国的经济危机,并不是人们消费不足而引起,相反,是美国人过度消费而引起,负债消费,过度消费未来收入,从而引起物价上涨与泡沫积累,而物价上涨又必定招引投机,最终,因投机泡沫破灭而使这种过度消费经济的模式崩溃,危机爆发。
实际上,如果人们的工资福利提高是在生产率提高的基础上获得,那是合理的必要的,但如果这种提高仅仅出于解决总需求不足的问题,那就存在很大问题了。需求不足不能仅仅通过提高人们的收入来处理,更重要也更根本的是要增强各个微观经济体的有效供给能力,通过有效供给来创造需求,这样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有效供给,包括产品创新与成本价格的下降。这又迫使各个行业各个生产厂商不断增强其创造活力,去创造属于它们自己的需求市场。可见,有效供给是激发微观经济体创造活力的根本道路。而政府的单纯刺激需求,则使这些微观经济体安于现状,坐等政府挽救,坐等政府去营造使它们能够存活下去的市场环境。这样就导致这样的坏循环:政府越热衷于这种救市,则企业就越安于现状,而企业越安于现状,政府的刺激负担就越重,其所承担的债务就越重。在这种坏循环下,最终就会产生目前的日本经济那样,被越来越大的政府债务压得无法动弹。
因此,对凯因斯主义必须保持高度的警惕,借钱花钱很容易,尤其在“扩大需求”的理论借口下更显得顺理成章。但是,由此所产生的一系列复杂后果,可能今后很长时间内都会非常麻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6-12 12:46:42
这个问题,值得思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6-13 14:30:25
深思中,中国未来会走向何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