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金融投资论坛 六区 金融学(理论版) 金融工程(数量金融)与金融衍生品
9774 17
2006-04-16

    目前作为金融经济学的基本假设的有效市场理论越来越受到市场的质疑,市场上的异象越来越多.而行为金融学的兴起试图从人类的认知和决策以及套利限制等方面来解释这个现象.但是FAMA却认为行为金融只不过是异乡象的研究,而不没有自己的范式,而行为金融的学者同样也认为传统金融的某些模型并没有经济学上的解释力,比如认为股价服从随机过程,而只是在统计上有意义,

     抛砖引玉的问下大家怎么看待这些观点,是否可以提出行为金融本身的所属于的理论体系呢?给个自己的小提示,如果把有效市场和一般均衡联系在一起看的话,能不能带给你一些启发??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5-1 23:58:46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6-4-17 22:58:00

难道没有人想过这个问题么?

经济学的基本假说有效市场是建立在新古典的一般均衡基础上的(史树中,金融经济学十讲).那么目前新古典的一般均衡在很多层面上已经被突破.在新制度经济学中,把新古典的假设条件给一一突破后,建立起自己的体系,那么反观金融学领域行为金融学的分析,以及套利限制和信息的不完全等的突破难道不是和新制度经济学在新古典上的突破如出一辙么?

再者在分析工具上,已有杨小凯运用超边际分析突破新古典的一般均衡分析,因此在金融学上的工具我们是否也可以借鉴一下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4-18 23:11:00

楼主可以看看fama1984年(没记错的话)的论文,只是数学不动点定理的应用,这个没有说服力的。而行为金融的异象却是真实存在的,这就是二者的区别。

本人认为,基于行为金融的设计只可以模拟运算,因为线性解析解不可能得到。

关于楼主说的新兴古典经济学的范式框架还不完善,所以引入经济学研究的事情还有待推敲。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4-18 23:49:00

楼上的意思是说FAMA1984(我没看过)的针对行为金融学的论文没有说服力是么,请问该论文是叫什么名字啊?

我是有看过FAMA(1998)的那篇针对行为金融的,因为目前主流金融学评价行为金融最主要的论点就是行为金融学的学者对异象的解析的理论和模型都不一致因此认为其不成体系,而从新古典到新制度的范式入手可以很轻易的找出行为金融学所依据的整体理论框架,我目前的毕业论文就是写这方面的内容.另外请问楼上的模拟运算具体指什么样的模拟运算?线性的解析自然是不可能作到这点,据我所知行为金融现在有很多非线性的模型,另外我已经看到行为金融学开始慢慢融入传统金融学的经典模型,而且不少经典文章在做因子分析的时候也已经考虑到了行为金融的因子.比如MOMENTUM(TITMAN 1993)

我之所以提出这个范式的问题只是认为一个框架似乎能更好的引导思维.

呵呵希望和大家多多交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4-20 00:02:00

论文题目记不清楚了,抱歉。

我所说的是计算机模拟,因为现在已经有人在做人工股票市场的研究。

楼主说的规范框架具体是怎样的?不太明白

虽然有很多理论模型,但是比较成熟的还是那几个的(BSV、DSSW等等),其他的还都没有很成体系。个人认为行为金融学有限理性经济人的假设宽泛到无法进行理论分析假设设定的境地,现在理论模型要做的并不是模型本身,而是证实确实存在此类交易者,确实有这样或者那样的选择,这是关键。只注重数理可能会舍本逐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4-20 12:33:00

恩,今天在上课的时候也听到我们老师提到了用计算机模拟来进行研究,我下课特意了解了一下.好像大概是指用行为金融的效用函数模拟投资者的行为,而由于某些情绪是比较细化的所以在市场上无法采集数据,但是我想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何保证这样的模拟真的和市场上投资者的行为一致呢?因为市场上的价格本身可是受投资者行为的影响的,同时市场价格本身也会影响投资者行为,所以说二者之间是有着内生的关系的.而计算机的模拟能达到这种效果么?所以我认为市场数据才是最好的解释.

另外在理论框架方面我指的是有效市场和套利定价在新古典经济中的原形实际上是一般均衡(史树中的提法国外也有这种提法,不过具体的没看过),因此如果真是这样的话现在的经济学早就已经突破新古典的范式,新制度经济学的框架就是对新古典各个假设的放宽,另外还有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等,因此我认为非有效市场如果从理论上寻找根源的话是不需要证明的(因为他本身的框架就已经被打破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