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637 2
2006-04-18
当前针对医疗体制改革的争论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天价医药费”、“药品回扣”、“市场化改革失败”等标题逐渐成为各大媒体的头条,其中有一则值得关注和思考。
《经济观察报》某期曾报道山东省荷泽市有三家大型医院,在1998年实行改制,全部私有化,售卖给香港以及内地的私企老板。为什么私有化的脚步迈得那么快又那么坚决呢?改制之前,这三家医院均不同程度的出现亏损现象,严重的已拖欠好几个月的职工工资,大部分是因为原有体制下职工缺乏激励与约束,工作积极性和态度较差,再加上医疗设备老化,病人门诊率越来越低,导致无病可看的结果。于是,当地政府下决心搞活医院。改制后的三四年时间里,三家医院的门诊率和收入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医疗设备也得到了更新,职工们干劲十足。可是在2003年,这三家医院的职工却联名上书市政府,要求政府重新收回医院产权。私有化之后,医院的经营目标发生重大转变,利润最大化成为工作的重心。更由于私企老板对医疗行业的不了解,片面的制定了医生的指标计划,以此作为鞭策医生提高效率的办法。详细规定了各科医生每天必须完成的指标数,包括病患人数、治疗费药费额度等,如果不能完成指标就要扣医生的工资,如果超额完成就给予奖励。虽然在新体制下,医生的工资有较大幅度提高,但是普遍反映工作压力太大,许多医生由于专科特点不能完成指标被扣去工资,甚至还不如改制前的收入。另一方面,医生为了完成指标,故意多开、高开药方,治疗病人时也是马虎了事,使得病人怨声载道,门诊率又出现下降的情况,这又导致医生以更加非正常的状态工作,形成恶性循环。是市场机制出了问题?还是改革不彻底?
欢迎大家踊跃讨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6-4-18 11:14:00
可与置顶贴并贴讨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4-18 18:32:00
以下是引用atlas1020在2006-4-18 8:07:00的发言:
《在1998年实行改制,全部私有化,售卖给香港以及内地的私企老板。为什么私有化的脚步迈得那么快又那么坚决呢?
这个问题应该最有思考价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