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设人民币从t1时点开始升值,一直到t2时点停止。假设升值幅度为100%。在t1到t2的区间,的确如楼主所说,“可是一旦老外拿着赚到的¥到央行去换回美元的时候,你会发现其实你认为升值的好处的其实还是国家(外汇储备)给你付费补贴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详细出处参考:
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 ... &from^^uid=614018”
但如果购买发生在t2之后呢?明显不存在这样的补贴。例如,t1时点,购买了价值1美元即6.82人民币的商品,t2时点直接汇率为1:3.41,即美国人用6.82人民币换回2美元,这个就是国际贸易中的汇率变动风险,可以通过套期保值来平抑。但是,如果在6.82人民币存入银行,在ti可以购买1美元的商品,存续期至t2,假设无利息,则t2时点购买了价值2美元的商品,之后无论美国人兑换回美元,也就是两美元,即汇率在升值后达到稳定期时,不存在楼主所描述的国家补贴。这也是有人建议人民币瞬间升值,而不是渐进升值的原因之一。但并不能证明楼主的观点。
另外一点,人民币的国家化。如果把人民币的国际化建立在美元储备的基础上,则人民币反而会丧失主权。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如果单纯依赖美元储备的国际化相当于放弃本币主权,而成为美元的附庸。所以,人民币的国际化相反要突破美元的阴影,这也是为什么我国实行汇率制度改革的原因之一,即去美元化。
楼主开篇观点很认同,汇率不过是一国货币的价格,这个价格主导的应该是市场,市场配置调控资源是最高效的。所以,人民币是升值还是贬值,取决于市场的力量。现阶段我国的政策不是让人民币升值,而是寻找市场化的定价,即汇率的市场决定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