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rlll在2006-5-21 19:48:00的发言:
在我国,经济改革的绩效尤为显著。按可比价格计算,1978-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6%,是我国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既高于同期发达国家年均2.5%的经济增长速度,也高于发展中国家年均5%的增长速度,是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
2004年,全国人均GDP达到1276美元,比20年前增加了3倍多,社会福利水平大幅度提高,从整体上进入了小康生活阶段。
社会经济体系包括四个要素:
投入要素的数量和结构,包括资本、劳动、土地、企业家才能等;
科学技术水平及其在生产中的运用状况;
经济信息,包括各种与经济活动有关的知识和对发展趋势的预期;
制度或体制,包括经济制度和属于上层建筑的政治制度及意识形态(道德、价值标准、消费偏好、传统习惯、文化等)。
其中,制度是首要的和基础性的因素,对其他构成要素和经济体系的运行效率及运行结果有决定性影响. 产权制度影响着资本积累的规模和速度,而资本积
累是经济增长的源泉;
专利制度影响着技术创新、技术应用和技术推广,而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市场制度影响着经济信息的收集、加工和传布,而经 济信息是人们形成正确预期,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经济效率的基础;
激励制度影响着人力资本的积累和效率,而人力资本是能动的生产要素。
因此,用一种效率相对较高的制度安排替代效率相对较低的制度安排,就会促进要素数量增加,效率提高,国民收入增长,进而提升社会福利水平。
所以说制度的优只反应经济运行的状态是否良,但是并是生产力增长的源动力,也不能反应财富的增长,
我们把经济比作是钻头转钢钣,制度比作是圆周运动,而向下加压力是国家的经济导向也就是财富的增长的方向,钻头的坚硬成度比作是科技支持下的重工业,
如果钻头转的太慢那么经济发展也会减速,比如过去的计划经济就是如此,
但是不是说计划经济就没有用处,有计划才有方向,计划经济就好比向下加压的力,如果不向下加力那么钻头也不可能转孔,说穿了也就产业结构调整.
但是还有一个重要的要素比如钻头的坚硬程度,也就是科技,重工业,如果坚硬程度不够甚至不如钢钣的话,不紧转不出孔出来还会把钻头给损坏,如果科技不能发达,重工业不够强大那么任何产业结构调整都不可能,可能光花钱不见效益,
今天中国就是科技不够发达,重工业严重倒退,所以怎么样改革,怎么样开放都没用,光见GDP增长确不收入增长,所以说加强科技投入,加强重工业的升级还代,用科技支持重工业的发展是当务之急,只要科技够高超,重工业够牛,你相怎么转就怎么转,一次不行再来,总有一天会完成产业结构调整,这样中国才能由低向高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