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博弈论
11992 63
2010-06-30
以下是智猪博弈的百度百科原型

在博弈论(Game Theory)经济学中,“智猪博弈”是一个著名的纳什均衡的例子。假设猪圈里有一头大猪、一头小猪。猪圈的一头有猪食槽,另一头安装着控制猪食供应的按钮,按一下按钮会有10个单位的猪食进槽,但是谁按按钮就会首先付出2个单位的成本,若大猪先到槽边,大小猪吃到食物的收益比是9∶1;同时到槽边,收益比是7∶3;小猪先到槽边,收益比是6∶4。那么,在两头猪都有智慧的前提下,最终结果是小猪选择等待。

  实际上小猪选择等待,让大猪去按控制按钮,而自己选择“坐船”(或称为搭便车)的原因很简单:在大猪选择行动的前提下,小猪也行动的话,小猪可得到1个单位的纯收益(吃到3个单位食品的同时也耗费2个单位的成本,以下纯收益计算相同),而小猪等待的话,则可以获得4个单位的纯收益,等待优于行动;在大猪选择等待的前提下,小猪如果行动的话,小猪的收入将不抵成本,纯收益为-1单位,如果大猪也选择等待的话,那么小猪的收益为零,成本也为零,总之,等待还是要优于行动。
  用博弈论中的报酬矩阵可以更清晰的刻画出小猪的选择:
  
小猪
行动等待
大猪行动5,14,4
等待9,-10,0
 从矩阵中可以看出,当大猪选择行动的时候,小猪如果行动,其收益是1,而小猪等待的话,收益是4,所以小猪选择等待;当大猪选择等待的时候,小猪如果行动的话,其收益是-1,而小猪等待的话,收益是0,所以小猪也选择等待。综合来看,无论大猪是选择行动还是等待,小猪的选择都将是等待,即等待是小猪的占优策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6-30 23:15:41
以下是用现实的观点看待“智猪博弈理论”
    如果大猪选择坐着不动减肥,直到小猪饿死,然后再自己去享受猪食呢?
  大猪应该非常明白以自己较大的体格,共同减肥,先死的必然是小猪。
  所以最后是真正理智的大猪的话,则小猪必死无疑(不管它坐着不动还是去按猪食)
  所以如果小猪够理智而且够聪明的话,就决不能坐享其成,因为每次让大猪去按猪食,自己吃白食必然会得罪大猪,最后大猪生气的结果就有可能选择一起减肥,这会导致自己的直接死亡,风险极大,而相对而言大猪握有绝对主动权,不管它去不去按猪食,都不会有他太大的不良后果,最多少长几斤而已。风险极小。所以居于劣势的小猪最理智的选择是讨好大猪。方式也很简单,自己按猪食,不过去,请大猪吃,按十次让大猪吃饱,而大猪只要过来按一次就可以让小猪吃饱,这样大猪用最小付出获得最大的回报,符合大猪的利益(饿死小猪意味着自己要跑来跑去浪费体力),而小猪也获得了相对较大的利益。
  综上,大猪的最优选择就是等那里看小猪的反应,小猪不动自己也不动,小猪按了猪食自己就吃。
  小猪最优策略就是主动按猪食讨好大猪,请大猪吃,然后去求大猪帮自己按猪食。如果大猪不讲良心而不同意,则自己只能趁大猪吃饱后继续按猪食,再过来捡大猪吃剩的猪食。否则就只能等死。一句话,小猪的生死可以说完全操纵在大猪手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6-30 23:21:24
在现代企业中,非正式组织是依托于正式组织的,如果正式组织不存在了或者遇到困难了,那么非正式组织将立马崩溃。
  有些小猪就如同西方博弈中的小猪一样,以为坐着不动等着大猪去按猪食占了便宜。也许前几次确实如此,大猪也忍耐了。但是泥人也有三分土脾气,一旦大猪愤怒了,要么不再按猪食,要么离开此地,最后组织轰然倒塌,大猪不过少长了点肉,小猪却是死了一地。这在过去的国企太常见了。一个企业的小猪对此应该有清醒的认识,如果真正理智,就不要做得太绝,尤其是老板,应该花大时间来分辨到底是谁在决定组织的命运,绝对不能得罪大猪,否则后悔也来不及了。
  
  这就是战术的小猪与战略的大猪的差别。

就如同小猪讨好大猪,主动帮大猪按猪食,大猪如果高兴了,或者讲良心,或者追求最大利益(而不是损人不利己)也可以帮小猪按一下猪食,这样双方都可以获得最大利益。
  现代企业里面的小猪也应当有这种意识,然而事实往往不是如此,而是小猪总占便宜,搞到最后聪明反被聪明误,到死都不知道怎么回事。

再说一些,现实的博弈有时候是残酷而血腥的,阴谋与阳谋混杂于其中,远非西方学者想象的单线博弈。社会上的博弈结果往往都是残酷而复杂的斗争结果,哪怕是最后的结果看起来很温情,但真正的原因却可能是双方谁也奈何不了对方而已。西方人的那种缺乏整体思维的单线博弈是很难符合最终的客观事实的。
  仍以这个智猪博弈为例,作为有绝对控制权的大猪会如何选择呢,这是关系小猪生死的一个问题。如果大猪选择饿死小猪,那么它将必须来回奔波于食料槽与按钮之间,每次的损耗相当于两份食料。而不饿死小猪的话,如果小猪讨好自己来按开关,则自己可以免费吃猪食,但是大猪也必须考虑是否要帮小猪按食料作为回报。如果不按猪食,则是完全的大猪剥削小猪,小猪必然会怀恨在心,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大猪可能会遭到小猪报复(比如小猪忍辱负重熬到自己变成大猪,而大猪变成老猪,这时候当年的小猪反而会饿死大猪了),所以如果大猪选择剥削小猪则必然无法长久,必须在小猪长成大猪前饿死它,也就是说不能一直剥削小猪,之后还是要自己去按猪食。
  那么大猪选择帮小猪按猪食的话,双方就可以形成共赢默契,小猪虽然要帮大猪按猪食多9次,但是没有跑路,损失也不大。大猪吃10次猪食只用跑一次路,也省了体力。等小猪长大,大猪变老后,则会变成老猪帮大猪按猪食。但是此时大猪无法判定小猪是否会选择不让自己饿死,因为前段时间一直是自己占便宜,除非确认小猪会善待自己而不是报复自己,否则最优选择还是杀死小猪。
  这就是最后出来的最优博弈,小猪在作出最理智行为后依然要看大猪是善良大猪还是邪恶大猪。如果大猪善良且小猪理智,则出现温情的互相帮按猪食的博弈结果,如果大猪邪恶而且大猪认为小猪与自己一样邪恶的话,则小猪必死。所以小猪的最优选择就是尽全力向大猪证明自己勤劳而且善良而且非常理智,即使自己可能内心实际上是很邪恶且仇恨占自己便宜的大猪的。这是不是与当前的社会上的某些人士的行为模式很相近?

而最后的博弈的结果就是,善良大猪会在开始的时候帮小猪按猪食,并观察小猪是否善良和理智,是的话就保持温情的互利关系,否的话则开始剥削小猪,一段时间后饿死小猪。保持互利的结果是如果大猪判断正确则出现温情结局,错误则小猪饿死大猪。而邪恶大猪会在一开始就剥削小猪并最后饿死小猪。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7-1 00:33:04
很有意思。但不能叫另眼看,因为你下面的例子里大猪小猪的支付值变了;最后一个有点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的意思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7-5 19:32:35
这个理论我第一次接触是考研前时,感觉很有意思的,生活中处处存在博弈,以后好好研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7-5 19:49:12
加了很多额外信息了~ 如果这样一来,大猪够聪明,明白吃肥后就等着宰杀,那么情形不完全不同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