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经管百科 爱问频道
3802 2
2010-07-03
在人大版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十四章(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第三节(利率的决定)中凯恩斯说利率决定于货币的需求与供给。其中货币的需求来源于交易动机,预防性动机,和投机动机。所谓投机动机是指人们为了抓住有利的购买有价证券的机会而持有一部分货币的动机。对于凯恩斯关于投机动机的分析过程,我自己有一些看法,得出与其结论矛盾的结论。如下图所示,纵轴代表利率水平,横轴代表货币投机需求。
假设现在的利率水平是r1,当预计利率上升时,债券价格下跌,人们卖出债券持有货币,对货币的需求增加,表现为图中r1r3段,当利率继续上升(债券价格继续下跌)时,人们若认为这一价格已降到正常水平以下,预计很快会回升,就会抓住机会及时买进有价证券,于是人们手中出于投机动机而持有的货币量会减少,表现为图中r>r3段。
当预计利率从r1开始下降(债券价格上涨),人们买涨不买跌的心理使得人们买进债券,从而出于投机动机而持有的货币量会减少,表现为图中r1>r2段。当利率继续下降时,即有价证券价格越高,人们若认为这一价格已涨到正常水平以上,预计就要回跌,于是他们就会抓住时机卖出有价证券,持有货币,货币需求量增加,表现为图中r<r2段。从r1出发看图的整体走势,会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随着利率上升货币的投机需求先上升后下降,随着利率的下降先下降后上升,而且利率的上升使得货币需求量(L(r)>0)总是大于利率的下调时货币的投机需求量(L(r)<0)。这
显然与凯恩斯的货币需求与利率变动有负向关系L(r)=-hr矛盾。郁闷的是书的后面几章的分析是基于凯恩斯的这一结论的。所以我急于想知道我的分析是否有误,错在哪里。
(备注:凯恩斯的分析过程:由于债券市场价格是经常波动的,凡预计债券价格将上涨(即预期利率会下跌)的人,就会用货币买进债券以备日后更高价格卖出债券;反之,凡预计债券价格将下跌(即利率上升)就会卖出债券保存货币以备日后债券价格下跌时再买进。这种预计债券价格将下跌(即利率上升)而需要把货币保留在手中的情况,就是对货币的投机性需求。利率越高即有价债券价格越低,人们若认为这一价格已降到正常水平以下,预计很快会回升,就会抓住机会及时买进有价证券,于是人们手中出于投机动机而持有的货币量会减少。反之,利率越低即有价证券价格越高,人们若认为这一价格已涨到正常水平以上,预计就要回跌,于是他们就会抓住时机卖出有价证券,持有货币,货币需求量增加。可见,需求与利率成反方向变化。如图所示:可能图形没能显示出来,在附件中有完整的
附件列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7-3 13:57:03
这个跟我们一般意义上的理解确实是不太一样的 我也很想求教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4 18:26:23


你对初始利率的考虑不对,即初始利率只能高于或者低于,人们的预期利率,不可能有两个方向的变化。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