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打开
几点说明:
1、价值转化周期的总效益。显然,整个价值转化周期的总效益等于消费效益、劳动效益与生产效益之乘积,用E来表示,即
E=Q'u/Qu=E1×E2×E3
(3)
当消费者的消费熟练度处于平均水平时,其消费效益E1=1;当劳动者的劳动熟练度处于平均水平时,其劳动效益E2=1;当生产者的生产技术水平处于平均水平时,其生产效益E3=1。
2、拥有不同消费熟练度的人,其消费效益不同,但整个社会区域所有人的消费效益平均值为1,因此消费效益的变化不能改变整个社会区域的价值总量;同样,拥有不同劳动熟练度的人,其劳动效益不同,但整个社会区域所有人的劳动效益平均值为1,因此劳动效益的变化不能改变整个社会区域的价值总量因为整个社会区域的劳动效益为1。
3、整个价值的循环周期,不仅生产阶段可以产生价值增值,消费过程和劳动过程同样可以产生价值增值,只要有信息的积累和创造,就会有价值的增值。不过,人在消费过程中以自然熟练的方式来积累消费经验和消费信息,则只能改变人与人之间的消费信息对比或消费熟练度,而不能改变整个社会的信息总量和价值总量。这是由于:一方面,较老消费者的消费信息不断积累,不断提高整个社会的消费熟练度;另一方面,新生消费者不断涌入,不断下拉整个社会的消费熟练度,其最终结果是,整个社会的消费熟练度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整个社会的消费信息量处于平衡的状态。同样,人在劳动过程中以自然熟练的方式来积累劳动经验和劳动信息,则只能改变人与人之间的劳动信息对比或劳动熟练度,而不能改变整个社会的信息总量和价值总量。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整个社会的消费信息总量发生了变化,则就会提高整个社会的消费复杂度,这就必然会改变整个社会的价值总量;同样,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整个社会的劳动信息总量发生了变化,则就会提高整个社会的劳动复杂度,这就必然会改变整个社会的价值总量。
4、如果整个价值循环周期的总效益大于1,则该价值系统是不断向前发展的;如果整个价值循环周期的总效益小于1,则该价值系统是不断萎缩的;如果整个价值循环周期的总效益等于1,则该价值系统只能维持简单再生产。信息是价值的唯一源泉,如果没有信息的加入,则价值的循环过程是等值的,没有发生任何价值的增值,则该价值系统只能维持简单再生产。如果有了信息的加入,则价值的循环过程是一个不断增值的过程。如果有了负信息的加入(或正信息的流失),则价值的循环过程是一个不断减值的过程。
5、生产经营者是将所有生产要素(劳动力、生产资料、土地等)进行合理配置并进行运营的组织者,往往凝聚着具有较高劳动复杂度的劳动价值,其价值作用在于使相同的生产要素产生出更多的产品使用价值,对于个体经营户而言,生产经营者就是劳动者。
6、一般情况下,劳动阶段与生产阶段是同步进行的,但劳动者在学习与培训时,劳动阶段与生产阶段是彼此分离的。此时,劳动者在学习和培训过程中逐渐积累(脑力方面的)劳动潜能,在生产过程中转化为劳动价值并释放出来,凝聚于产品的使用价值之中。
7、价值的循环回路分为两种具体形式,一是生活资料使用价值的循环回路,二是生产资料使用价值的循环回路,生产资料使用价值生产出来以后,投入下一个价值循环过程的生产阶段,其客观目的在于起着替代、补偿、放大劳动价值的作用,生产资料的使用价值等于它所等效的劳动价值,在下一个生产阶段通过折旧的方式,将其使用价值等量转移到产品之中。
8、人类机体本身就是一个价值的投入产出系统,投入生活资料使用价值,产出劳动价值。由此可见,劳动价值是一种特殊形式的使用价值,是由生活资料使用价值通过消费过程和劳动过程转化而来,最终又凝聚到产品之中去,是劳动者机体所表现出来的使用价值。
9、人类机体本身是要生老病死的,为了使价值的循环永远地持续下去,就必须进行人口的再生产。这时,“人口”可以看作是一种特殊的生产资料,“劳动者的生产”或者“人口的生产”就是一种特殊形式生产资料的生产,其价值循环回路与一般生产资料的价值循环回路完全相同,只是人口的生产相对于一般生产资料的生产具有更长的周期性、更强的复杂性、更大的可变性和更高的系统性。
10、由价值循环流量图可以看出,使用价值(生活资料使用价值与生产资料使用价值)、劳动潜能与劳动价值都是价值的具体形态,它们之间相互转化、相互促进、互为前提,劳动价值不再是“抽象的”,它与使用价值一样是具体的,属于相同的范畴,它来源于使用价值,又服务于使用价值,它是一种特殊的使用价值,它是“劳动力”这种特殊生产资料的使用价值,它与使用价值具有完全相同的度量单位。由于“劳动潜能”是(生活资料)使用价值向劳动价值转化过程中的过渡形式,它必须通过转化为劳动价值以后才能真实地体现出来,不能算作价值的基本形态,因此价值的基本形态就是使用价值与劳动价值两种。
11、“统一价值论”认为:所有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生活资料使用价值可以进行统一度量(均可折算成一定数量的食物能量),因此生活资料使用价值可以统一于食物能量;劳动价值由生活资料使用价值转化而来,并且可以采用“社会必要补偿性生活资料使用价值消费量”来进行度量,因此劳动价值可以统一于使用价值;生产资料的客观目的在于起着替代、补偿、放大劳动价值的作用,生产资料的使用价值等于它所等效的劳动价值,因此生产资料使用价值可以统一于劳动价值。综上所述,无论是生活资料使用价值、劳动价值,还是生产资料使用价值,都可以统一于食物能量,都可以进行统一度量,且其度量单位就是能量单位,食物能量是人类社会所有价值的最基本形式,人类所有领域(经济领域、政治领域和文化领域)的价值形式都应该以它为基本标准进行计算,都应该以它的基本内涵进行确认。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