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4723 13
2010-07-20
    亚当·斯密首次区分了商品的价值与使用价值,他说,“使用价值很大的东西,往往具有极小的交换价值,甚或没有;反之,交换价值很大的东西,往往具有极小的使用价值,甚或没有”(《国富论》上卷,第25页)。这个观点说明,使用价值(也称效用)应该是价值存在的前提条件。当然,斯密也有失误。价值很大的东西,的确可以“具有极小的使用价值“,但不可能“甚或没有”。
    如果效用是价值存在的第一个前提条件,那么,交换就应该是价值存在的第二个前提条件。虽然各主要经济学派都承认,交换是价值存在的前提条件,但是,许多初学者却很容易误解这个前提条件。他们认为,为了交换的目的而制造的产品才有价值,为了自己使用或消费而制造的产品没有价值。其实不然,一旦社会出现了产品交换活动,那么在其他前提条件都满足的情况下,这个社会的任何产品都会存在价值,不论这些产品是为了交换还是为了自己消费。因为社会生产力水平将渗透到一切生产行业,任何产品都可以包含社会必要劳动量。由于社会必要劳动量是决定价值的因素,因此,任何产品都会存在价值。其实,自原始社会末期以来,产品交换活动产生后,再也没有终止过。当货币出现后,任何有效用的产品都有价值了。
    除了上述两个前提条件外,价值的存在还有第三个前提条件,即货币的存在。一般说来,市场上的商品可以随意叫卖,导致价格波动频繁。不过,再随意也不能把鸡蛋的价格卖成母鸡的价格。于是,理性的人肯定会想到,商品应该有相对稳定的价格,并夹杂在混乱的价格中。随着历史的发展,相对稳定的价格逐步演变成价值的称呼。由于价格存在的前提条件是货币的存在,因此,价值存在的前提条件也是货币的存在。
    综上所述,货币、价格与价值是同生死共存亡的关系。
    不难分析,价值存在的第三个前提条件要求价值用货币单位计量。如果效用或劳动量可以成为产品的价值,那么,即使社会没有交换活动,产品照样可以有价值。因为效用或劳动量是产品的自然属性,不会因为交换的存在而存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7-20 08:29:52
王书记说了,我们要理论和实践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对于那些坚决反对马克思的我们就要坚决的斗争,既要思想斗争,也不排除在肉体上消灭他们。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7-20 18:39:54
That's a ……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7-21 08:21:09
呵呵 这个是什么意思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7-21 09:15:20
吴本龙 发表于 2010-7-20 18:39
That's a dog.
有话好好说,不要骂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7-21 12:38:07
LFKFYS 发表于 2010-7-21 09:15
吴本龙 发表于 2010-7-20 18:39
That's a ......
有话好好说,不要骂人。
   你知道什么?难道我没跟那个人好好说吗?可是,他什么时候好好跟我说过话呢?你去好好查查那个人的回帖。这里给你链接一段:王书记只知道规律具有稳定性,不善于研究更深的一层,即挖掘构成规律的所有条件。1825年英国爆发了资本主义世界第一次经济危机。从此,经济危机的爆发总是呈现规律性。可是,英国的资本主义制度建立于1649年,这段时间为什么没有规律性的经济危机呢?难道这段时间,英国就不按照资本主义的规律办事吗?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read.php?tid=859994&page=1&from^^uid=496652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