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微观经济学
5494 13
2010-07-24

  希望本文能引起经济学界的讨论与深思,笔者也欢迎以理服人的理论辩论
                                                         ——王金贵
    供给曲线是马歇尔在创立他的市场均衡理论时创立的,供给曲线表示有什么样的价格,就有什么样的供给量,价格高,供给量大,价格低,供给量小,实际上供给曲线表示的是一个供给定律。供给曲线也成为现代经济学的局部均衡理论的基础。但是笔者经过反复而深入的理论研究发现,供给曲线所表示的供给定律在现实中并不存在,供给曲线是捏造的,是虚构的,是错误的。
    供给曲线的错误产生出如下问题:一、混淆了生产均衡理论与交换均衡理论;二、只能研究静态的市场均衡,不能研究动态的市场均衡,只能研究市场均衡的存在,不能研究市场均衡的实现过程;三、只能研究抽象的、均衡价格,不能研究实际的市场价格;四、只能研究经济学家们头脑中想象的、非现实的经济,不能研究现实经济,使经济学脱离现实;五、排斥劳动价值论。供给曲线的错误使经济学的均衡理论研究、价格理论研究处于最初级的经济学理论水平。
    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是现代经济学市场均衡理论的两根理论支柱,是支撑现代经济学的两根理论支柱,否定了供给曲线,就等于搬到了现代经济学市场均衡理论及现代经济学的两根理论支柱中的一根,因而否定了供给曲线就等于动摇了现代经济学。
   

  一、马歇尔的均衡理论成立吗?
   
    供给曲线是马歇尔在他的市场均衡理论中创立的。继瓦尔拉的一般市场均衡理论之后,马歇尔创立了研究单一市场均衡的市场均衡理论,又被称为局部均衡理论,马歇尔对市场分析的方法不同于瓦尔拉的联立方程分析,马歇尔创立了简洁明晰的图形分析,笔者认为马歇尔的图形分析是马歇尔对经济学的一大理论贡献,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理论分析方法。供给曲线就是在马歇尔的图形分析中创立的。
   

     

                                    
                                         图1马歇尔的市场均衡分析图形
  

    图1是马歇尔进行局部市场均衡分析的图形,在图形中,横轴OQ表示数量或产量,纵轴OP表示价格,图中曲线DD是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它表示有什么样的价格就有什么样的需求,价格高时,需求量大,价格低时,需求量小。曲线SS是供给曲线是向左下方倾斜的,它表示有什么样的价格就有什么样的供给,价格高时,供给量大,价格低时,供给量小。这一供给曲线还说明价格上升,供给量增加,价格下降,供给量减少。
    当产量使需求价格大于供给价格,如图中的产量OQ1,这时,商品的生产者见有利可图便增加生产,增加市场上的商品供给量。当产量使需求价格小于供给价格,如图中的产量OQ2,这时,商品生产者无利可图,甚至可能还会有亏损,便会减少生产,减少市场上的商品供给量,只有当产量使需求价格等于供给价格时,产量才不会再增加或减少,此时市场达到均衡,图中的产量OQ就是均衡时的产量,此时的价格OP为均衡价格。
    在马歇尔的这个均衡理论中,首先是只有市场的数量调节,没有市场的价格调节;更为严重的问题是马歇尔的均衡理论存在着逻辑不一致的问题,在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中,价格为已知,需求与供给数量是价格的函数,随价格的变化而变化,价格是自变量,数量是因变量;而在均衡理论分析中,产量或数量为已知,需求价格与供给价格是产量或数量的函数,数量是自变量,价格是因变量;还有马歇尔的均衡只限于局部市场的均衡分析,不能由局部均衡分析扩展到一般均衡分析。


二、现代经济学中的局部均衡理论问题    在现代经济学中,马歇尔均衡理论中的逻辑错误虽未受到批判,但马歇尔的局部均衡理论分析却被修改,在马歇尔的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都存在的情况下,修改了马歇尔的均衡理论分析,变成了现代版的局部均衡理论,并使马歇尔的逻辑错误等理论问题得到纠正。
2就是现代经济学的局部均衡理论分析,图形基本上还是马歇尔的均衡分析图形,只是分析有了改变。


                                       
                                       图2 现代经济学的局部均衡理论

    在图2中,需求曲线DD与供给曲线SS相交于E,在E点需求量等于供给量,既无短缺也无剩余,市场均衡,均衡价格为OP;当价格为大于均衡价格OPOP1时,供给量大于需求量,产生剩余,这时价格下降,并趋向均衡;当价格为小于均衡价格OPOP2时,需求量大于供给量,有需求者买不到想要买的商品,产生短缺,这时价格会上升,并趋向均衡;只有在市场均衡时,需求量等于供给量,价格才不再改变,市场稳定。
    现代经济学的局部均衡理论,克服了马歇尔局部均衡理论中的逻辑错误,但又产生出新的问题。在这个理论中有了价格的市场调节,但却把马歇尔的均衡理论中的产量或数量的市场调节抛出理论之外。同马歇尔一样,现代经济学没能把局部均衡扩展到一般均衡。
    最严重的问题是现实中的某些现象是与这个理论相反的,是这个理论所解释不了的,这就是人们自己毁掉自己的商品的严重供给过剩现象,这种商品过剩余的现象尽管很少出现,但它确实产生过 。在上个世纪世界经济大危机时的1933年,美国有1040万英亩的棉花被毁坏,有640万头猪杀死后被抛入密西西比河,还有大量的小麦被投入机器锅炉烧毁,巴西也有2200万袋咖啡被扔进海中。(《政治经济学概论》徐禾等著,人民出版社,1975)笔者也曾亲眼目睹过农民将蔬菜扔进河沟中,把小猪仔扔在田野里。人们之所以这样做就是因为商品供给太多,商品全部销售出去价格太低,会低于商品销售费用,也就是交易费用,这时人们不得不销毁商品,这些被销毁的商品就是卖不出去的剩余产品。这里我们把这种商品剩余称为绝对供给过剩。
    在现代经济学的局部均衡理论中,也有关于剩余的理论分析,当剩余产生时,价格高于均衡价格,这时价格会下降,价格的下降会使需求量增加,供给量减少,当价格下降到均衡价格时,需求量等于供给量,剩余就会被消除。而当价格低于均衡价格时,需求量大于供给量只会产生短缺,不会产生剩余。这就是说,根据现代经济学的局部均衡理论,剩余现象只会出现在价格较高时,价格较低时,只会出现短缺,不会有剩余;由于剩余只出现在价格较高时,并且价格的下降会使需求量增加,供给量减少,从而使剩余问题会很容易的被解决,市场中不会出现绝对过剩,不会出现自己毁掉自己的商品的绝对过剩的。现代经济学虽然没有这样说,但局部均衡理论却能得出这一结论。
    在现实中,自己毁掉自己的商品的现象确实存在,显然这是与现代经济学的局部均衡理论完全相反的,是其所无法解释的。另一方面绝对供给过剩产生时,由于供给量特别大,价格都非常低,也只有在这时才会出现商品供给者自己毁掉自己的商品的事,否则,商品供给者是不会自己毁掉自己的商品,除非是傻瓜才会这么做。这与现代经济学的局部均衡理论中只有在价格较高时才会出现剩余的理论也是相反的。
    这里还有一个严重的问题,按现代经济学的局部均衡理论,当出现剩余时,会使价格下降,价格的下降会使需求量增加,供给量减少,并从而使剩余消除,使市场供求相等,实现市场均衡,这里的问题是,当价格下降时,商品的售卖者是如何减少供给的,是把运到市场上的商品的一部分运回自己家中,这不同样是有剩余吗?是把市场上的商品销毁一部分以减少商品的供给量,像绝对供给过剩时那样,但在绝对供给过剩时,商品的价格是非常之低的,而在现代经济学的局部均衡理论中,剩余是产生在价格高于均衡价格的高价格或较高价格时,当价格高或较高时,人们也会因为价格的下降毁掉自己的商品,除此之外,人们还有什么方法减少自己市场上的商品供给呢,对此现代经济学家们能给出解释吗?
                                                                                                    (未完待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7-24 13:19:50
1、实践上讲,供给曲线是一个统计学意义的概念。
2、理论上讲,在竞争的市场,人们按照边际成本来供给产品可以实现MR=MC。
3、即使遵从劳动价值论,比如在计划经济年代的苏联、中国、朝鲜、古巴,需求和供给仍然是存在的,无非是定价方式被权力之手给扭曲了罢了。比如供给给斯大林的雪茄和供给中南海的大中华香烟,因为产量极小,所以平均成本极高,边际成本也相当高,即该产品的平均成本曲线、边际成本曲线(即供给曲线)都处于下降阶段。在普通的市场经济中,企业不会停留在这一阶段来供给,而是会继续扩大产量。但在遵从劳动价值论的计划经济中,所谓的“国有企业”会在这种极不经济的状况下进行生产。尽管如此,这些国有企业的供给仍然遵从边际成本曲线,与市场经济没有二致,无非是市场经济靠近边际成本曲线的右边来生产,计划经济靠近边际成本曲线的左边来生产而已!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7-26 12:10:09
很高兴得到你的理论回复,不过有几点需要进行商榷。
一、经济学需要统计学,但经济学不是统计学,不能用统计学代替经济学。如果从统计的意义上,亚里士多德的自由落体运动就是正确的,那还要伽利略的自由落体运动干什么;菲利浦斯曲线不就是通过统计产生的吗,后来不是被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否定了吗?供给曲线实际上也不是通过统计产生的。对于经济学来说经济学理论是根本,统计学只能为经济学理论服务,只能服从于经济学理论。
二、MR = MC,是在极其严格假定基础上的理论结果,是经济学家们头脑中想象的理论结果,那么现实呢,现实是什么?讨论MR = MC对讨论供给曲线没有直接关系,在现实中供给曲线所表示的供给定律是不存在的,供给曲线是虚构的。作为理论前提,理论的条件、环境可以假设,但事物间的关系、经济事物间的关系、经济变量间的关系不能假设,否则,我们也可以假设太阳围绕地球转,地心说不就是正确的、科学的吗,如果这样科学还有意义吗?
三、你也想用客观实际来说明问题,比如你想用客观实际来否定劳动价值论,但是不要只用客观实际否定自己不赞成的观点,而不用客观实际对照自己赞成的观点。
四、我们学习科学、研究科学是想通过其获取科学知识,或是“真理”的知识,而不是获取是“谬误”的知识,我们谁也不希望自己的头脑中充斥着“谬误”。经济学不像自然科学那样,所产生的知识都是通过实验室验证了的是“真理”的知识,而经济学没有这样的实验室,无法验证其理论是否“真理”实证经济学与计量经济学是无法与实验室相提并论的,经济学是很难验证其理论是否“真理”的。恐怕需要几百年、上千年甚至更长时间的经济实践验证才行。在现实,我们只能通过理论辩论来分辩是否“真理”对于个人来说,能有较高的理论鉴别能力。
五、到目前的经济学都是未经证实为“真理”的,因此不要太相信经济学书本,不要太重视书本。要重视实际经济,历史的或现实的,到实际经济中去探索“真理”探索或寻找到实际经济中的经济学逻辑,探索实际经济中的经济学。实际经济才是我们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
2# 淡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7-27 09:59:59
回复楼主:
1.供给曲线是在严格的假定条件下得出的结论(不考虑其他因素,只考虑价格),也就是说它只研究价格与供给的关系(供给定理、供给表、供给曲线、供给函数的意思一样,同样也适用于需求问题),反映了市场中的一般现象。即使这样,西方经济学也承认有例外(如劳动的供给)。
2.任何理论都有适用条件,离开条件,理论没有意义。比如你提到的菲利普斯曲线,就是在凯恩斯主义论述的条件下才适用,是符合实际的(统计学的结论来自现实)。但条件变了,比如发生了滞涨、人们有了理性预期,菲利普斯曲线就部分成立(货币主义)或不成立了(理性预期学派)。
3.不要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混在一起去互相否定,他们属于完全不同的理论体系,有完全不同的结论。比如,西方经济学是供求决定价格或效用决定价格(斯密时代还是讲价值的,但说不清价值是什么劳动创造的,到马歇尔时代已经不提价值,只有价格,所以被马克思主义称为庸俗政治经济学)而马克思是劳动决定价值,价值决定价格,而价值又由CVM三个部分组成。
4.我的结论:就反映市场经济的现象而言,还是西方经济学更靠谱一些,否则也就不用学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2 22:38:12
提醒一下楼主 关于你最后一段里的问题  “当价格下降时,商品的售卖者是如何减少供给的,是把运到市场上的商品的一部分运回自己家中,这不同样是有剩余吗?是把市场上的商品销毁一部分以减少商品的供给量,像绝对供给过剩时那样,但在绝对供给过剩时,商品的价格是非常之低的,而在现代经济学的局部均衡理论中,剩余是产生在价格高于均衡价格的高价格或较高价格时,当价格高或较高时,人们也会因为价格的下降毁掉自己的商品,除此之外,人们还有什么方法减少自己市场上的商品供给呢,对此现代经济学家们能给出解释吗?”


这个向均衡移动的过程是个时间段,不是时间点。是通过减少生产量来进行的,不是一下子把东西毁了,马上就均衡了。均衡不是绝对的均衡,是“移动”的均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1-30 16:05:12
供给曲线实际是生产的生产曲线而不是交换的销售曲线。将生产曲线与需求曲线弄在一起还有交点完全错误。假设供给曲线是销售曲线,则销售曲线一定与需求曲线重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