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本文能引起经济学界的讨论与深思,笔者也欢迎以理服人的理论辩论
——王金贵
五、供给曲线造成的经济学问题
供给曲线的存在造成了如下的经济学问题:
一、混淆了生产均衡理论与交换均衡理论。供给量的改变只有通过生产才能改变,而在交换中供给量是不能改变的,因而在交换均衡理论中,供给量是不变的,而在生产均衡理论中,供给量是可变的,生产均衡理论与交换均衡理论是不相同的,是必须分别进行理论研究与分析的。但在供给曲线存在的现代经济学中,是不分生产均衡理论与交换均衡理论的,从而混淆了生产均衡理论与交换均衡理论。
二、只能研究静态的市场均衡,不能研究动态的市场均衡,只能研究市场均衡的存在,不能研究市场均衡的实现过程。在现实中,供给量的改变是需要时间的,因而市场均衡的实现是需要时间的,这种市场均衡就是动态的市场均衡。以前的经济学只有静态的市场均衡,没有动态的市场均衡。静态的市场均衡没有市场均衡的实现过程,而动态的市场均衡是有市场均衡的实现过程的。更为重要的是,供给量的大量增加需要进行投资,需要劳动的增加,需要生产要素的增加,而生产要素的增加,又会使市场需求增加,使生产要素的供给增加,而生产要素供给的增加,也需要市场这些生产要素的生产要素……因而,在现实中,市场均衡的实现过程是非常复杂的,市场均衡是复杂的,不像现代经济学所想象的那样简单。这都是供给曲线的存在造成的。
三、只能研究抽象的均衡价格,不能研究实际的价格理论。研究市场价格的确要通过对市场供求的理论研究,但是由于新古典经济学的供给曲线的错误,使其对市场价格的理论研究只能停留在市场均衡层面上,只能研究抽象的、均衡的市场价格,不能研究实际的市场价格,实际的市场价格如何新古典经济学没有给出理论研究,现代经济学也没有给出理论研究。
四、由于供给曲线是虚构的、由于只能研究市场均衡的存在,从而使现代经济学只能研究经济学家们头脑中想象的市场经济,而不能研究现实的、或真实的市场经济。如何研究现实的经济,一直是困扰现代经济学的难题。经济学家们一直认为,经济学的非现实性是经济学的假设的非现实性造成的,如果只是如此,那么只要是理论假设现实不就行了吗?但经济学就是无法走进现实经济。现在看来,问题的关键不在理论假设的非现实性,而在于供给曲线的错误,供给曲线是虚构的,所研究的经济岂能不是虚构的,这样的经济学能研究现实经济吗?
五、排斥劳动价值论。劳动价值论并非是马克思创造的,最初是由配第提出的,并经过了斯密、李嘉图的发展,最后才是马克思对劳动价值论的完成。现代经济学是排斥劳动价值论的,但劳动价值论错在什么地方,即使错了,只要不是完全错误,也有可以借鉴的地方,不能排斥。劳动价值论错在什么地方,没有经济学家进行过认真的理论研究。那么在没有确定劳动价值论是完全错误的情况下,为什么排斥劳动价值论呢?我的回答是,新古典经济学的市场价格理论是错误的,正是由于新古典经济学的价格理论的错误,不能使其与劳动价值论相统一,从而使其排斥劳动价值论。当然劳动价值论也有不足,就是没有研究价格理论。马克思虽然也发现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但是价格为什么会围绕价值上下波动,马克思没有研究。
供给曲线的错误使经济学对市场均衡理论、对价格理论的理论研究处于最初级的水平。
结束语:2007年的次贷危机之后,西方经济学遭遇到新的理论危机,在西方经济学界,开始反思现代经济学,但是他们的经济学理论反思只是停留在具体理论的层面上,他们不可能想到是他们的理论基础产生了问题。在笔者看来只对具体理论进行反思是不行的,必须对现代经济学的基础理论进行反思。西方经济学界的经济学理论反思不可能使经济学产生出大的经济学革命,即使产生出被认为是经济学革命的经济学,也只是对现代经济学的修修补补,不会产生出大的真正的经济学革命。新的经济学革命只能产生在对现代经济学基础理论反思的基础上。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