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4212 62
2018-04-16
在《从供给曲线的错误看现代经济学的低级思维》讨论中,734061388提出了一个客观事实:“当产量既定,价格太低,供给者不愿意出售商品,那么供给者又该怎么办?我告诉你一个事实,在这种情况下,农民都把他们生产的蔬菜、小猪等扔掉。”

这个事实的因果关系就是在“产量既定”的前提下,“价格太低”(自变量、原因)导致农民“扔蔬菜和小猪”(因变量、结果)。而农民扔蔬菜和小猪实际就意味着在“价格太低”的情况下,供给量减少了(因变量)、结果。
如果我们用X代表没有被扔掉的那部分产量,那么我们就可以得到这样一个供给表(表一):
价格                             供给量
非太低的价格         X+价格太低时被扔掉的产量
太低的价格                       X

这个供给表清楚地告诉我们,在“产量既定”的前提下,价格高(非太低的价格),供给量大(X+价格太低时被扔掉的产量),价格低(太低的价格),供给量小(X),从而充分低证明了供给曲线的成立。

然而,如此明显证明供给曲线成立的客观事实,734061388竟然可以用它来证明供给曲线不成立:“农民在扔掉蔬菜、小猪崽时的供给量大,并且是价格低,从而才产生出绝对的供给过剩。”

在价格太低时,农民扔掉了那部分产量,明明是供给量减少了,734061388怎么还会说供给量大呢?
原来734061388头脑中有的是这样一张表(表一):
价格             需求量                  供给量
太低的价格        X          X+如果被扔掉的产量没有被扔掉

也就是说,供给曲线所讲的供给量的大小本来是对供给曲线上对应不同价格的供给量的比较,如表一中的“非太低价格的供给量”与“太低价格的供给量”的比较;而不是对某一价格上的供给量与需求量的比较,如表二中太低价格上的供给量与需求量的比较。
但734061388却把供给曲线当做了后一种比较,从而用后一种比较来否定前一种比较,进而否定供给曲线。
734061388的这一证明完全是弄巧成拙,恰恰证明了他自己连什么是供给曲线都不懂,却要来否定供给曲线,典型的无知装有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8-4-16 10:26:42
   “恰恰证明了他自己连什么是供给曲线都不懂,”
      既然我不懂供给曲线,只要你把供给曲线讲明白不就行了吗?还用得着进行辩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4-16 10:28:26
734061388 发表于 2018-4-16 10:26
“恰恰证明了他自己连什么是供给曲线都不懂,”
      既然我不懂供给曲线,只要你把供给曲线讲明白不就 ...
      尽管你觉得我是无知的,是对经济学无知的,但我这个无知者还是要与你这个经济学专家进行辩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4-16 10:46:12
    为了清楚的进行辩论,我想还是用你昨天的与石开石辩论中的事例说明,你今天的事例说明有点啰嗦。
     你昨天的事例说明是:
        价格         供给量
        100      X+那些蔬菜和小猪
         50                X
      我首先给你提出的问题是:价格有100下降到50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4-16 11:06:39
734061388 发表于 2018-4-16 10:46
为了清楚的进行辩论,我想还是用你昨天的与石开石辩论中的事例说明,你今天的事例说明有点啰嗦。
     ...
价格为什么上涨或下跌,那是在讨论价格是什么的因变量的问题,这个问题并不会改变你所举的那个价格高(自变量),供给量多(因变量),价格低(自变量),供给量少(因变量)的事实,从而也就无法否定供给曲线的成立。

换句话说,证明供给曲线是否成立,就是要证明供给量(因变量)与价格(自变量)是否正相关,而不是证明价格(因变量)是否与供给量(自变量)负相关。
你连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都分不清,当然就搞不懂什么是供给曲线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4-16 11:12:20
734061388 发表于 2018-4-16 10:46
为了清楚的进行辩论,我想还是用你昨天的与石开石辩论中的事例说明,你今天的事例说明有点啰嗦。
     ...
你的逻辑就是,别人说1+2=3,你却偏要问2是哪里来的。假设别人告诉你2是从3-1来的,你就可以说1+2=3不成立吗?

所以,搞学术研究首先必须具有逻辑思维的能力,连自己想要讨论的论题到底是什么都搞不清,怎么可能从讨论中得到正确的结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