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10117 17
2010-08-04
卡·马克思
———
雇佣劳动与资本


------------------
  卡·马克思根据他在1847年12月下半月所做的讲演写成
  载于1849年4月5—8日和11日“新莱茵报”第264—267号和第269号
  原文是德文
  俄文译自“新莱茵报”
------------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版)人民出版社1961年第1版,第6卷第473-506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8-4 07:24:40
弗·恩格斯
———
卡·马克思“雇佣劳动与资本”一书 一八八四年单行本前言{注184}



    这部著作最初问世是在1849年,从4月4日起以社论的形式陆续发表在“新莱茵报”上。它的基础是1847年马克思在布鲁塞尔德意志工人协会{注185}做的几次讲演。这部著作在报纸上没有载完;虽然在第269号上的文章末尾曾刊有“待续”字样,但这个诺言并未执行,因为当时爆发的事变——俄国人开进了匈牙利,德勒斯顿、伊塞隆、爱北斐特、普法尔茨、巴登等地发生起义——使报纸本身被查封了(1849年5月19日)。


  写于1884年6月
  载于1884年在霍廷根—苏黎世出版的卡尔马克思的小册子“雇佣劳动与资本”

  原文是德文
  俄文是按1891年版本译的[第204页]

------------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版)人民出版社1965年第1版,第21卷第204页
------------

————————
注释
------
{注184}  这个前言是恩格斯在1884年为了再版马克思的著作“雇佣劳动与资本”(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版第6卷第473—506页)而写的;1891年恩格斯把前言全文收入他写的马克思这一著作的新版导言中(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版第22卷第234—243页)。——第204页。[第644页]

{注185}  德意志工人协会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于1847年8月底在布鲁塞尔建立的,目的是对侨居比利时的德国工人进行政治教育和向他们宣传科学共产主义思想。在马克思和恩格斯及其战友的领导下,协会成了团结比利时的德国革命无产者的合法中心,并跟佛来米和瓦龙工人俱乐部保持了直接的联系。协会中的优秀分子加入了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布鲁塞尔支部。1848年法国资产阶级二月革命后不久,由于该会成员被比利时警察当局逮捕和驱逐出境,协会在布鲁塞尔的活动即告停止。——第204页。[第644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4 07:25:39
弗·恩格斯
———
卡马克思“雇佣劳动与资本” 1891年单行本导言{注202}



    这部著作最初问世是在1849年,从4月4日起以社论的形式陆续发表在“新莱茵报”上。它的基础是1847年马克思在布鲁塞尔德意志工人协会{注203}做的几次讲演。这部著作在报纸上没有载完;虽然在第269号上的文章末尾曾刊有“待续”字样,但这个诺言并未执行,因为当时爆发的事变——俄国人开进了匈牙利,德勒斯顿、伊塞隆、爱北斐特、普法尔茨、巴登等地发生起义{注204}——使报纸本身被查封了(1849年5月19日)。这部著作的续稿,在马克思的遗稿中始终没有发现。{注205}
    “雇佣劳动与资本”印成小册子已出版过好几次,最后一次于1884年在霍廷根—苏黎世由“瑞士印书馆”出版。所有以前发行的版本都是准确地按最初的原文印行的。可是,现在刊印的新版是宣传性质的小册子,销数至少应当是一万册,因此在我面前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在这种情况下,马克思本人是否会同意不加任何修改地重版呢?
    在四十年代,马克思还没有完成他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工作。这个工作只是到五十年代末才告完成。因此,他在“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出版(1859年)以前发表的那些著作中,有个别地方与他在1859年以后写的著作中的论点不同,并且从较晚的著作来看,有[第234页]些用语和整个语句是不妥当的,甚至是不正确的。当然,在供一般读者阅读的普通版本中,作者的这种比较早期的,即代表着他的思想发展中一个阶段的观点,也应该得到反映,并且作者和读者都有无可争议的权利要求不加任何修改地重版这些比较早期的著作。在刊印这种版本时,我连想也不会想到要更改这些著作中的任何一个字。
    但是,当新刊行的版本可以说是专为在工人中进行宣传工作用的时候,那就是另一回事了。在这种场合,马克思一定会使这个发表于1849年的旧的论述同他的较晚的观点一致起来。所以我相信,我在这个版本中为了在一切重要点上达到这种一致而做的一些必要的修改和补充,是完全符合他的心愿的。因此,我要预先告诉读者:这本小册子现在已经不是像马克思在1849年写成的那个样子,而大致有些像在1891年写成的那样。况且原本已经大量发行,在我将来有机会把它不加修改地编入全集再版以前,这已经够了。
    我所做的全部修改,都归结于一点。在原稿上是,工人为取得工资向资本家出卖自己的劳动,在现在这一版上则是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关于这点修改,我应当作一个解释。向工人们解释,是为了使他们知道,这里并不是纯粹的咬文嚼字,而是牵涉到全部政治经济学中一个极重要的问题。向资产者们解释,是为了使他们确信,没有受过教育的工人要比我们那些高傲的“有教养的”人高明得多,因为前者对最难的经济结论也很容易理解,而后者对这种复杂的问题却终身也解决不了。
    古典政治经济学从工业实践方面因袭了工厂主的流行的看法,仿佛工厂主所购买和偿付的是自己工人的劳动。这一看法对于[第235页]工厂主进行营业、记账和计算价格来说,是完全够用了。可是,把这个看法天真地搬到政治经济学中去,就在那里造成了十分明显的谬误和混乱。
    政治经济学碰到了这样一个事实,即一切商品的价格,包括被它称作“劳动”的那个商品的价格在内,不断地发生变动;它们由于那些往往与商品本身的生产毫不相关的各种极端复杂的情况的影响,忽而上涨,忽而下降,因而使人觉得价格通常是由纯粹的偶然情况来决定的。当政治经济学作为科学出现的时候,它的首要任务之一就是要找出隐藏在这种表面支配着商品价格的偶然情况后面,而实际上却自己支配着这种偶然情况的规律。在商品价格不断变动及其时涨时落的摇摆中,它要找出这种变动和摇摆所围绕的稳定的轴心。一句话,它要从商品价格出发,找出作为调节价格的规律的商品价值,价格的一切变动都可以根据价值来加以说明,而且归根到底都以价值为依归。
    结果古典政治经济学就发现了,商品的价值是由商品所包含的、为生产该商品所必需的劳动来决定的。作出这样的解释,古典政治经济学就认为满足了。我们也可以暂且到此为止。不过为了避免误会起见,我认为需要提醒一下,这种解释在今天已经完全不够了。马克思曾经第一个彻底研究了劳动所具有的创造价值的特性,并且发现,并非任何仿佛是或者甚至真正是生产某一商品所必需的劳动,都会在任何条件下使该商品具有与所消耗的劳动量相当的数量的价值。因此,如果我们现在还是同李嘉图这样的经济学家们一起简单地说,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该商品所必需的劳动决定的,那末我们在这里总是以马克思所作的那些附带条件为当然前提的。这里指出这一点就够了。其余的可以在马克思1859年发表的[第236页]“政治经济学批判”一书和“资本论”第一卷里找到{注206}。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4 07:25:59
可是只要经济学家将价值由劳动来决定这个观点应用到“劳动”这个商品上去的时候,他们马上就陷进一连串的矛盾之中。“劳动”的价值是由什么决定的呢?是由它所包含的必要劳动来决定的。但是,在一个工人一天、一星期、一个月、一年所做的劳动里面,包含有多少劳动呢?包含有一天、一星期、一个月、一年的劳动。假如劳动是一切价值的尺度,那末我们只能用劳动来表现“劳动的价值”。但是假如我们只知道一小时劳动的价值等于一小时劳动,那末我们就绝对不能知道一小时劳动的价值。这样,我们丝毫也没有接近我们的目的,总是在一个圈子里打转。
    于是古典政治经济学就企图另找出路,它说:商品的价值等于它的生产费用。但是劳动的生产费用又是什么呢?为了答复这个问题,经济学家们不得不对逻辑施加一些暴行。他们不去考察劳动本身的生产费用(遗憾得很,这是不能确定的),而去考察什么是工人的生产费用。而这种生产费用是可以确定的。它是随着时间和情况而改变的,可是在一定的社会状况下,在一定的地方,在一定的生产部门中,它同样是个特定的量,至少在相当狭小的范围内是个特定的量。我们现在是生活在资本主义生产占统治的条件下,在这里,一个人数众多并且不断增长的阶级,只有为生产资料(工具、机器、原料)和生活资料占有者工作以挣得工资,才能生存。在这种生产方式下,工人的生产费用就是为了使工人具有劳动能力,保持其劳动能力以及在他因年老、疾病或死亡而脱离生产时用新的工人来代替他,也就是为了使工人阶级能够以必要的数量保持和繁殖起来所平均必需的生活资料数量,或者是这些生活资料的货币价格。现在我们假定,这些生活资料的货币价格是[第237页]平均每天三马克。
    这样,我们这个工人从雇他的资本家那里得到一天三马克的工资。资本家就借此迫使他一天工作——譬如说——十二小时。在这当中,资本家大致是这样打算盘的:
    假定我们所说的这个工人是一个钳工,他应当做出他在一天里所能做成的一个机器零件。假定原料——加工制成必要样式的铁和铜——值二十马克。又假定蒸汽机的耗煤量,以及这蒸汽机、旋床和这个工人所使用的一切其他工具的损耗,按一天时间和按一个工人计算,值一马克。一天的工资,照我们的假定是三马克。总共算起来,我们所说的这个机器零件要耗费二十四马克。但是资本家却打算平均从零件购买者手上取得二十七马克的价格,即要比他所消耗的生产费用多三马克。
    资本家装到自己腰包里去的这三马克是从哪里得来的呢?按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说法,商品是平均按照它的价值出卖的,也就是按照相当于这商品中所包含的必要劳动量的价格出卖的。于是,我们所说的这个机器零件的平均价格——二十七马克——就一定和它的价值相等,即和它里面所包含的劳动量相等。但是,在这二十七马克当中,有二十一马克是在我们所说的这个钳工开始工作以前就已经存在的价值;二十马克包含在原料中,一马克包含在工作期间所燃去的煤中,或是包含在当时所使用,因而被相应地减少了工作效能的机器和工具中。剩下的六马克被加到原料的价值上去了。但是按照我们那些经济学家自己的假定,这六马克只能是从我们所说的这个工人加到原料上去的那个劳动中产生的。这样一来,他十二小时的劳动创造了六马克的新价值。因此,他的十二小时劳动的价值就等于六马克,这样我们就会终于发现什么是“劳动[第238页]的价值”了。
    “等一等!”——我们所说的这个钳工说,——“六马克吗?但是我只拿到三马克呀!我的资本家向天发誓说,我的十二小时劳动的价值只等于三马克,假使我向他要六马克,就要被他嗤笑。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如果说前面在谈到劳动价值问题的时候,我们曾经陷在一个圈子里走不出去,那末现在我们又完全陷进一个不能解决的矛盾之中。我们寻找劳动的价值,而我们所找到的却多于我们所需要的。对于工人说来,十二小时劳动的价值是三马克;对于资本家说来却是六马克,资本家从这六马克中拿出三马克作为工资付给工人,而其余三马克则装进了自己的腰包。这样看来,劳动不是有一个价值,而是有两个价值,并且是两个极不相同的价值!
    假使我们把货币所表现的价值归结为劳动时间,那末这个矛盾就显得更加荒谬了。在十二小时劳动时间内创造了六马克的新价值。这就是说,在六小时内创造的是三马克,即工人劳动十二小时所得到的那个数目。工人劳动了十二小时,而他当作等价物得到的却是六小时劳动的产品。总之:或者是劳动有两个价值,其中一个比另一个大一倍;或者是十二等于六!两种情况都是极端荒谬的。
    不管我们怎样挣扎,只要我们还是讲劳动的买卖和劳动的价值,我们就不能够摆脱这种矛盾。经济学家的情况就是这样。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最后一个代表——李嘉图学派,多半是由于不能解决这个矛盾而遭到了破产。古典政治经济学走入了绝境。从这种绝境中找到出路的那个人就是卡尔马克思。
    经济学家所看作“劳动”生产费用的,并不是劳动的生产费[第239页]用,而是活的工人本身的生产费用。而这个工人出卖给资本家的,也不是他的劳动。马克思说:“当工人的劳动实际上开始的时候,它就不再属于工人了,因而也就不能被工人出卖了。”{注207}因此,他最多只能出卖他自己的未来的劳动,也就是说,他只能承担在一定时间内完成一定工作的义务。但是,这样他就不是出卖劳动(这劳动还待去完成),而是为了获得一定的报酬让资本家在一定的时间内(在计日工资下)或为完成一定的工作(在计件工资下)支配自己的劳动力:他出租或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可是,这个劳动力是同工人本身长在一起而不可分割的。所以它的生产费用是和工人本身的生产费用一致的;那些被经济学家称为劳动生产费用的,恰恰就是工人的生产费用,因而也就是劳动力的生产费用。这样一来,我们就能从劳动力的生产费用进而谈到劳动力的价值,并确定为生产一定质量的劳动力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量,——马克思在论劳动力买卖的那一节里也就是这样做的(“资本论” 第1卷第4章第3节){注208}。
    那末,在工人把自己的劳动力卖给资本家之后,就是说为了获得预先讲定的工资——计日或计件的——而把自己的劳动力交给资本家去支配之后,情形又怎样了呢?资本家把这工人带到自己的工场或工厂里去,在那里已经有了工作上所必需的各种东西:原料,辅助材料(煤、染料等等),工具,机器。于是工人就在这里开始工作起来。假定他的日工资跟前面所假定的一样是三马克,——至于他是计日还是计件获得这笔工资,那没有什么关系。这里我们还是照前面那样假定,工人在十二小时内用自己的劳动在被使用的原料上增加了六马克的新价值,这个新价值是资本家在出卖成品的时候实现的。从这六马克中,他付给工人三马克,剩下的三马克[第240页]则留给自己。但是,假定工人在十二小时里生产六马克的价值,那末在六小时里他所创造的就是三马克的价值。这样,工人在替资本家工作了六小时之后,就已经把包含在工资中的三马克等量价值偿还给资本家了。在六小时劳动以后双方两讫,谁也不欠谁一文钱。
    “等一等!”——现在是资本家叫起来了,——“我雇工人是雇的一整天,是十二小时。六小时只有半天。快去把剩下的六小时做完,只有到那时我们才算是两讫!”于是这个工人实际上只得去履行他自己“自愿”签订的合同,根据那个合同,他为了值六小时的劳动产品,应该去工作整整十二小时。
    计件工资的情形也是如此。假定我们所说的这个工人在十二小时内制成了十二件商品。每件商品所用去的原料和机器的损耗共计二马克,而每件商品却卖两个半马克。这样,在上面所假设的同样条件下,资本家只付给工人每件商品二十五分尼。十二件就是三马克;要得到这三马克,工人必须工作十二小时。资本家从十二件商品上得到三十马克。扣除原料和机器损耗共二十四马克外,还剩下六马克,从这六马克中,他拿出三马克作为工资付给工人,而把其余三马克放进了自己的腰包。全部情形完全和上面一样。这里工人为自己工作六小时,即为偿还自己的工资而工作六小时(在十二小时中,每小时为自己工作半小时),而为资本家工作六小时。
    那些优秀的经济学家从“劳动”价值出发而无法解决的困难,一到我们用“劳动力”价值来作出发点,就消失不见了。在我们现代的资本主义社会里,劳动力是商品,是跟任何其他的商品一样的商品,但却是一种完全特殊的商品。问题是,这个商品具有一种独特的特性:它是一种创造价值的力量,是一种产生价值的源泉,并且[第241页]——在适当使用的时候——是一种能产生比自己具有的价值更多的价值的源泉。在现代生产状况下,人的劳动力不仅仅在一天里能生产超过它本身具有的和消耗的价值;而且随着每一个新的科学发现,随着每一项新的技术发明,劳动力的一天产品超出其一天费用的那个余额也在不断增长,因而工作日中工人为偿还自己一天工资而工作的那一部分时间就在缩短;另一方面,工人不得不为资本家白白工作而不取分文报酬的那部分时间却在延长。
    这就是全部现代社会的经济制度:工人阶级是生产全部价值的唯一的阶级。因为价值只是劳动的另一种表现,是我们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用以表示包含在一定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的一种表现。但是,这些由工人所生产的价值不属于工人,而是属于那些占有原料、机器、工具和预付资金,因而有可能去购买工人阶级的劳动力的那些所有者。所以,工人阶级从他们所生产的全部产品中只取回一部分。另一部分,即资本家阶级保留在自己手里并至多也只须和土地所有者阶级瓜分的那一部分,如我们刚才所说的那样,随着每一项新的发明和发现而日益增大,而落到工人阶级手中的那一部分(按人口计算)或者增加得很慢和很少,或者是一点也不增加,并且在某些情况下甚至还会缩减。
    但是,这些日益加速互相排挤的发明和发现,这种每天空前大量增长的人类劳动的生产率,终于造成一种定会使现代资本主义经济陷于灭亡的冲突。一方面是不可计量的财富和购买者无法对付的产品过剩,另一方面是社会上绝大多数人口无产阶级化,变成雇佣工人,因而无力获得这些过剩的产品。社会分裂为人数不多的过分富有的阶级和人数众多的无产的雇佣工人阶级,这就使得这个社会被自己的富有所窒息,而同时它的极大多数成员却几乎得[第242页]不到或完全得不到保障去免除极度的贫困。社会的这种状况一天比一天显得愈加荒谬和愈加不需要了。它应当被消除,而且能够被消除。一个新的社会制度是可能实现的,在这个制度之下,现代的阶级差别将消失;而且在这个制度之下——也许在经过一个短暂的,有些艰苦的,但无论如何在道义上很有益的过渡时期以后,——通过有计划地利用和进一步发展现有的巨大生产力,在人人都必须劳动的条件下,生活资料、享受资料、发展和表现一切体力和智力所需的资料,都将同等地、愈益充分地交归社会全体成员支配。至于工人们正日益充满决心地争取这个新的社会制度,那在大洋两岸都将由明天的5月1日和5月3日的星期日{注209}来证明。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
      1891年4月30日于伦敦



  载于1891年5月13日“前进报”第109号附刊和1891年在柏林出版的小册子:卡尔·马克思“雇佣劳动与资本”

  原文是德文
  俄文译自“雇佣劳动与资本”[第243页]

------------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版)人民出版社1965年第1版,第22卷第234—243页
------------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4 07:26:15
注释
------
{注202}  这篇导言是恩格斯为他校订的、于1891年在柏林出版的卡马克思“雇佣劳动与资本”(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版第6卷第473—506页)新版单行本而写的。恩格斯在导言开头,把他为这一著作的1884年版本所写的前言(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俄文第2版第21卷第179页)全部复述一遍。为了在工人当中宣传马克思的经济学说,曾大量刊印了附有恩格斯这篇导言的小册子。
    导言在工人和社会主义报刊上获得广泛的传布,它以独立的论文形式登载出来。在单行本出版以前,它曾发表在1891年5月13日“前进报”第109号附刊上,标题是:“雇佣劳动与资本”。它还稍经删节载于1891年5月30日“自由”报第22号,意大利杂志“社会评论”1891年7月10日第10期,1891年7月22日“社会主义者报”第44号,1892年法国社会主义杂志“社会问题”(《Question Sociale》)的文集,以及其他机关报刊。
    马克思的这一著作后来根据1891年版本译成许多种外文出版,所有这些版本都收有这篇导言。导言的俄译文第一次发表在1894年日内瓦出版的马克思这一著作的第二版上。——第234页。[第691页]

{注203}  德意志工人协会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于1847年8月底在布鲁塞尔建立的,目的是对侨居比利时的德国工人进行政治教育和向他们宣传科学共产主义思想。在马克思和恩格斯及其战友的领导下,协会成了团结比利时的德国革命无产者的合法中心,并跟佛来米和瓦伦工人俱乐部保持了直接的联系。协会中的优秀分子加入了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布鲁塞尔支部。1848年法国资产阶级二月革命后不久,由于该会成员被比利时警察当局逮捕和驱逐出境,协会在布鲁塞尔的活动即告停止。——第234页。[第691页]

{注204}  指1849年沙皇军队为了镇压匈牙利资产阶级革命和恢复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统治而对匈牙利进行的武装干涉;以及为维护法兰克福国民议会于1849年3月28日通过的帝国宪法而举行的起义(这些起义是德国1848—1849年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最后阶段)。德意志多数邦政府都拒绝承认宪法。——第234页。[第692页]

{注205}  在马克思的遗稿中后来发现一份手稿,它是为关于雇佣劳动与资本问题的讲演的晨后一讲或最后几讲所准备的提纲,标题为“工资”,手稿封面上有“1847年12月于布鲁塞尔”字样(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版第6卷第635—660页)。从内容看来,这份手稿在某种程度上是马克思的未完著作“雇佣劳动与资本”的补充。手稿于1924年第一次用俄文发表在“社会主义经济”(《》)杂志上,1925年用原文发表在“在马克思主义旗帜下”(《Unter dem Banner Marxismus》)杂志上。但是在马克思的手稿中没有发现“雇佣劳动与资本”一著已定稿的完成部分。——第234页。[第692页]

{注206}  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版第13卷第15—41页和“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俄文第2版第23卷第43—80页。——第237页。[第692页]

{注207}  恩格斯引“资本论”第一卷(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俄文第2版第23卷第547页)。——第240页。[第692页]

{注208}  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俄文第2版第23卷第177—187页。——第240页。[第692页]

{注209}  恩格斯指1891年五一庆祝活动。在某些国家(英国、德国)里,是在5月1日以后头一个星期日庆祝五一节的,1891年,5月1日以后头一个星期日是在5月3日。英国、奥地利、德国、法国、意大利和其他国家许多城市的工人,在1891年五一经念日举行集会和示威游行。在俄国,尽管沙皇当局对五一运动的参加者进行疯狂的迫害,1891年,人们还是第一次庆祝了国际无产阶级团结的节日。——第243页。[第692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4 07:26:57
卡·马克思
———
雇佣劳动与资本{注298}




------------------
  卡·马克思根据他在1847年12月下半月所做的讲演写成
  载于1849年4月5—8日和11日“新莱茵报”第264—267号和第269号

  原文是德文
  俄文译自“新莱茵报”

------------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版)人民出版社1961年第1版,第6卷第473-506页
------------










    科伦4月4日[“雇佣劳动与资本”的某些版本中(包括1891年版在内)去掉了每篇文章开首的日期。——编者注]。我们听到了各方面的责难,说我们没有详述构成现代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的物质基础的经济关系。我们只是当这些关系在政治冲突中直接表现出来的时候,才有意地讲到过这些关系。
    过去首先必须从日常历史进程中去考察阶级斗争,并根据已有的和每天新出现的历史材料来从经验上证明:当实现了二月革命和三月革命的工人阶级遭到失败的时候,它的敌人(在法国是资产阶级共和派,在整个欧洲大陆则是反对过封建专制制度的资产阶级和农民阶级)也同时被战胜了;法国“正直的共和国”的胜利,同时也就是以争取独立的英勇战争响应了二月革命的那些民族的失败;最后,随着革命工人的失败,欧洲又落到了过去那种受双重奴役即受英俄两国奴役的地位。巴黎的六月斗争,维也纳的陷落,柏林十一月[在1891年的版本中,“柏林十一月”前面加有“1848年”等字。——编者注]的悲喜剧,波兰、意大利和匈牙利的拚命努力,爱尔兰的严重饥荒——这些就是那些集中表现了欧洲资产阶级和工人[第473页]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的主要事件。我们曾经根据这些实例证明过:任何一次革命起义,不论它的目的仿佛距离阶级斗争多么远,在革命的工人阶级没有获得胜利以前,都是不免要失败的;任何一种社会改革,在无产阶级革命和封建反革命没有在世界战争中较量一下以前,都是要成为空想的。在我们的阐述中,也如在现实中一样,比利时和瑞士都是大历史画中的两幅悲喜剧式的、漫画式的世俗画:前者是资产阶级君主制的典型国家,后者是资产阶级共和制的典型国家,两者都自以为既跟阶级斗争无关,又跟欧洲革命无关。
    现在,在我们的读者看到了1848年以波澜壮阔的政治形式展开的阶级斗争以后,我们想更切近地考察一下资产阶级的生存及其阶级统治和工人的奴役地位所依为基础的经济关系本身,也就适当其时了。
    我们分三大部分来加以说明:(1)雇佣劳动对资本的关系,工人的奴役地位,资本家的统治;(2)中等资产阶级和农民等级[在1891年的版本中,“农民等级”改为“所谓的市民等级”。——编者注]在现存制度下必然发生的灭亡过程;(3)欧洲各国资产者阶级在商业上受世界市场霸主英国奴役和剥削的情形。
    我们力求说得尽量简单和通俗,我们就当读者连最起码的政治经济学概念也没有。我们希望工人能明白我们的解说。加之,在德国到处对一些最简单的经济关系的了解都极端无知和十分混乱,从特许的现存制度的辩护者到冒牌的社会主义者和未被承认的政治天才都莫不如此,这种人在四分五裂的德国比“诸侯王爷”还多。
    我们首先来讲第一个问题:什么是工资?它是怎样决定的?[第474页]
    假如问工人们:“你们的工资是多少?”,那末一个工人回答说:“我做一天工从资产者那里得到一法郎[一法郎等于八普鲁士银格罗申。(在1891年的版本中,“法郎”完全改为“马克”。——编者注)]。”;另一个工人回答说:“我得到两法郎”,等等。由于他们工作的劳动部门不同,他们每一个人因劳动了一定的时间或[在1891年的版本中,“劳动了一定的时间或”删去了。——编者注]做了一定的工作(譬如,织成一尺麻布或排好一个印张的字)而从各自的资产者那里得到的货币数量也不同。尽管他们得到的货币数量不同,但是有一点是一致的:就是工资是资产者为了偿付劳动一定的时间或完成一定的工作而支出的一笔货币。
    可见[在1891年的版本中,“可见”后面加有“看起来仿佛”。——编者注],资产者是用货币购买工人的劳动。工人是为了货币而向资产者出卖自己的劳动[在1891年的版本中,“劳动”后面加有:“但这只是表面情形。实际上,他们是为了货币向资本家出卖自己的劳动力的。资本家以一日、一周、一月等等为期购买这个劳动力。而当他把劳动力买到手以后,他就使用它,迫使工人在约定的 期间内劳动。”——编者注]。资产者用以购买工人劳动[在1891年的版本中,“资产者用以购买工人劳动”改为“资本家用以购买工人劳动力”。——编者注]的那个货币量,譬如说两法郎,也可以买到两磅糖或一定数量的其他某种商品。他用以购买两磅糖的两法郎,就是两磅糖的价格。他用以购买十二小时劳动[在1891年的版本中,“劳动”改为“劳动力使用”。——编者注]的两法郎,就是十二小时劳动的价格。可见,劳动[在1891年的版本中,“劳动”改为“劳动力”。——编者注]是一种商品,是和沙糖一模一样的商品。前者是用钟点来计量的:后者是用重量来计量的。[第475页]
    工人拿自己的商品即劳动[在1891年的版本中,“劳动”改为“劳动力”。——编者注]去换得资本家的商品,即换得货币,并且这种交换是按一定的比率进行的。一定量的货币交换一定 量的劳动[在1891年的版本中,“劳动”改为“劳动力使用”。——编者注]时间。织布工人的十二小时劳动交换两法郎。但是,难道这两法郎不是代表其他一切可以用两法郎买到的商品吗?可见,实质上工人是拿他自己的商品即劳动交换各种各样的其他商品[在1891年的版本中,“劳动交换各种各样的其他商品”改为“劳动力交换各种各样的商品”。——编者注],并且是按一定的比率变换的。资本家付给他两法郎,就是为交换他的劳动日而付给了他一定量的肉,一定量的衣服,一定量的劈柴,一定量的灯光,等等。可见,这两法郎是表现劳动[在1891年的版本中,“劳动”改为“劳动力”。——编者注]跟其他商品相交换的比例,即表现他的劳动[在1891年的版本中,“劳动”改为“劳动力”。——编者注]的交换价值。商品通过货币表现出来的交换价值,也就称为商品的价格。所以,工资只是劳动价格[在1891年的版本中,“劳动价格”改为“通常被称为劳动价格的劳动力价格”。——编者注]的特种名称,是只能存在于人的血肉中的这种特殊商品价格的特种名称。
    拿任何一个工人来说,比如拿一个织布工人来说吧。资产者[在1891年的版本中,“资产者”改为“资本家”。——编者注]供给他一架织布机和一些纱。织布工人动手工作,纱变成了布。资产者[在1891年的版本中,“资产者”改为“资本家”。——编者注]把布拿去,卖了——比方说——二十法郎。织布工人的工资是不是这块布中的一份,二十法郎中的一份,他的劳动产品中的一份呢?绝对不是。因为这个织布工人是在布还没有卖出很久以前,甚至可能是在布还没有织成很久以前就得到了自己的工资的。可见,资本家支付的这笔工资并不是来自他卖布所赚的那些货币,而[第476页]是来自他原来储备的货币。织布工人从资产者那里领来使用的织布机和纱不是他的产品,同样,他用自己的商品即劳动[在1891年的版本中,“劳动”改为“劳动力”。——编者注]交换所得的那些商品也不是他的产品。可能有这样的情形:资产者给自己的布找不到一个买主。他出卖布所赚的钱,也许甚至不能捞回他用于开销工资的款项。也有可能他出卖布所得的钱,比他付给织布工人的工资数目大得多。这一切都与织布工人毫不相干。资本家拿自己的一部分现有财产即一部分资本去购买织布工人的劳动[在1891年的版本中,“劳动”改为“劳动力”。——编者注],这就同他拿他的另一部分资本去购买原料(纱)和劳动工具(织布机)完全一样。购买了这些东西(其中包括生产布所必需的劳动[在1891年的版本中,“劳动”改为“劳动力”。——编者注])以后,资本家就用只是属于他的原料和劳动工具进行生产。当然,我们这位善良的织布工人现在也属于劳动工具之列,他也像织布机一样在产品中或在产品价格中是没有份的。
    所以,工资不是工人在他所生产的商品中占有的一份。工资是原有商品中由资本家用以购买一定量的生产劳动[在1891年的版本中,“劳动”改为“劳动力”。——编者注]的那一部分。
    总之,劳动[在1891年的版本中,“劳动”改为“劳动力”。——编者注]是一种商品,是由其所有者即雇佣工人出卖给资本的一种商品。他为什么出卖它呢?为了生活。
    可是[在1891年的版本中,“可是”后面加有“劳动力在动作中的表现”。——编者注],劳动是工人本身的生命活动,是工人本身的生命的表现。工人正是把这种生命活动出卖给别人,以获得自己所必需的生活资料。可见,工人的生命活动对于他不过是使他能以生存的一种手段而已。他是为生活而工作的。他甚至不认为劳动是自己生活的一部分;相反地,对于他来说,劳动就是牺牲自己的生活。劳动是已由他出卖给别人的一种商品。因此,他的活动的产物也[第477页]就不是他的活动的目的。工人为自己生产的不是他织成的绸缎,不是他从金矿里开采出的黄金,也不是他盖起的高楼大厦。他为自己生产的是工资,而绸缎、黄金、高楼大厦对于他都变成一定数量的生活资料,也许是变成棉布上衣,变成铜币,变成某处地窖的住所了。一个工人在一昼夜中有十二小时在织布、纺纱、钻孔、研磨、建筑、挖掘、打石子、搬运重物等等,他能不能认为这十二小时的织布、纺纱、钻孔、研磨、建筑、挖掘、打石子是他的生活的表现,是他的生活呢?恰恰相反,对于他来说,在这种活 动停止以后,当他坐在饭桌旁,站在酒店柜台前,睡在床上的时候,生活才算开始。在他看来,十二小时劳动的意义并不在于织布、纺纱、钻孔等等,而在于这是挣钱的方法,挣钱使他能吃饭、喝酒、睡觉。假如说蚕儿吐丝作茧是为了维持自己的生存,那末它就可算是一个真正的雇佣工人了。
    劳动[在1891年的版本中,“劳动”改为“劳动力”。——编者注]并不向来就是商品。劳动并不向来就是雇佣劳动、即自由劳动。奴隶就不是把他自己的劳动[在1891年的版本中,“劳动”改为“劳动力”。——编者注]出卖给奴隶主,正如耕牛不 是向农民卖工一样。奴隶连同自己的劳动[在1891年的版本中,“劳动”改为“劳动力”。——编者注]一次而永远地卖给自己的主人了。奴隶是商品,可以从一个所有者手里转到另一个所有者手里。奴隶本身是商品,但劳动[在1891年的版本中,“劳动”改为“劳动力”。——编者注]却不是他的商品。农奴只出卖自己的一部分劳动[在1891年的版本中,“劳动”改为“劳动力”。——编者注]。不是他从土地所有者方面领得报酬;相反地,土地所有者从他那里收取贡赋。农奴是土地的附属品,替土地所有者生产果实。相反地,自由工人自己出卖自己,并且是零碎地出卖。他每天把自己生命中的八小时、十小时、十二小时、十五小时拍卖给出钱最多的人,拍卖给原料、劳动工具和生活资料的所有[第478页]者,即拍卖给资本家。工人既不属于私有者,也不属于土地,但是他每日生命的八小时、十小时、十二小时、十五小时却属于它的购买者。工人只要愿意,就可以离开雇用他的资本家,而资本家也可以随意辞退工人,只要工人使他不能再获得利益或者不能使他获得预期的利益,他就可以辞退。但是,工人是以出卖劳动[在1891年的版本中,“劳动”改为“劳动力”。——编者注]为其工资的唯一来源的,如果他不愿饿死,就不能离开整个购买者阶级即资本家阶级。工人不是属于某一个资产者,而是属于整个资产阶级[在1891年的版本中,“不是属于某一个资产者,而是属于整个资产阶级”改为“不是属于某一个资本家,而是属于整个资本家阶级”。——编者注];至于工人给自己寻找一个雇主,即在资产阶级[在1891年的版本中,“资产阶级”改为“资本家阶级”。——编者注]中间寻找一个买主,那是工人自己的事情了。
    现在,在更详细地谈论资本和雇佣劳动之间的关系以前,我们先简短地叙述一下在决定工资时起作用的一些最一般的条件。
    我们已经说过,工资是一定商品——劳动[在1891年的版本中,“劳动”改为“劳动力”。——编者注]的价格。所以,工资是由那些决定其他一切商品价格的规律决定的。
    那末,试问:商品的价格是怎样决定的呢?[第479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