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管之家App
让优质教育人人可得
立即打开
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
论坛
›
休闲区 十二区
›
跨学科讨论区
›
哲学与心理学版
对感情的思考 zz
楼主
magic/tp
1682
4
收藏
2010-08-06
我前边写了个短文“人与其他动物”的分别,里头说人和其他动物在感情上没有分
别,现在我还是这么认为,并且还要进一步解释。
人最常有两种感觉,(1)由于某种缺失造成的痛苦(2)填补缺失得到的满足。亲
情、友情、爱情,本质都是自我意识的扩大,这是借用了以前讨论爱情的本质时saintx
t的一句话,我的理解也很简单,就是把别人也当成自己或自己的一部分,例如父母亲生
出儿子,儿子几乎在事实上就是父母的一部分,感情上则更甚,父母几乎把儿子当成自
己,即儿子高兴、痛苦,父母的心里也感同身受的快乐或忧虑,我觉得此外很难有哪两
个人的关系能达到这一深度。真正的友情、爱情都是一样的,只是有一些特征上的、对
象上的不同罢了,如爱人多是异性,之间还有性关系,会住在一起,而朋友却不一定能
常见到等等。
因对方的遭遇而切身感受到难过、快乐,这“感受”的程度还有不同,依赖于两个
人的情感关系的深浅,如前些日子我病了,做了手术,除我以外,我父母最为忧虑,虽
然我告诉他们这事时,口气做到尽可能轻松,母亲远在千里外,却几个晚上彻夜难眠;
其次是我老婆,她很着急,也很心疼;再其次,我的那些朋友们,他们可以说基本没感
觉,我确信这帮混球绝对是没有难过,当然并非我们之间没有感情,而是我的健康的缺
失并不足够大,他们感受不到难过,若我病得很重,甚至一下残废了,他们才会感到难
过。再举一个例子,离别是痛苦的,离别也是一种缺失,如我高中上学常离开家,但这
个缺失太短暂,几次之后父母就不觉得心疼了,而我那时甚为恋家,每次都很难过,这
种离别对多数人说算不上缺失,只是我对父母及家的感情过深,才感受到了它,现在到
了大学,离家更久、更远,却少有那种恋家的失落了,此时父母对我的感情则远比我更
深。
另有一个特征,感情应该是单向的,正如上段第二个例子,缺失是主观感觉。但不
要陷入陷入绝对化,对方的反馈也很重要,会对情感造成不小的影响。作为一个年轻人
,我多谈一点爱情。我觉得这种感情可以有很多次,且也是单向的,一般单方面的爱往
往不得“善终”,也缺少我们常看到的恋爱的表现,所以有人便说那不是爱情,爱情要
双方在一起如何如何,我觉得不对,按我上面的那一堆解释可以得出这个结论。爱情,
就是有一个异性对象,你对她有性的遐想,看到她不舒服你也难过,看到她高兴你也舒
心,你很在乎她的感受并希望能常见到她,就这么简单。刚开始恋爱的人,感情极为敏
感、细腻,这样便经常感到痛苦,因为她对你的反馈还很少,你觉得很容易就会失去她
,因此一会看不到就很难过,好像永远失去了她;而到了谈婚论嫁或干脆是夫妻的时候
,这种感情就太稳固了,不会像开始一样那么细腻,也不会那么“在乎”了,有时候半
个月不见面也可能没有思念,因为觉得没有“缺失”的可能。
那么自我意识能扩大到什么程度?博爱可以么?不可以。每个人心里装的人都可以
排一个次序,按照你对他/她的遭遇发生的“共鸣”的强弱。我觉得弱到一定程度就不能
算是情感关系了,只能算认识,例如一个人嘎崩惨死在路上,陌生人也会有些同情的,
那么你说你有一个朋友,除非你要不行了,他才能真心的感到难过,那不能算朋友了。
判断是否是爱情、友情的标准,我认为有,但不好找到它,我自己的感觉是,每个人心
里同时容纳的人不会达到两位数(如果他所在的家庭没有过度违反计划生育的话:),像段
正淳那样的能为每个女人去死的家伙,现实中应该没有。因此,如果你失恋了,能够另
找一个人尽快来填补这个缺失,是最好的办法,暂时不能做到,那就去工作,工作是有
点功利的东西,细腻的感情会被掩盖了。另外,人的记性太好,对过去总是难以忘记,
本来就狭小的心理空间又残余着回忆,就更小了,所以刻骨铭心的爱情很难重演,一般
是一蟹不如一蟹。
我的这些想法,有不少缺憾,有不少现象我不会解释,只希望能给爱思考的人有些
启发。不过这可怜的独断论可不一定接近真实,我只能希望它接近。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沙发
peony015
2010-8-6 08:21:56
分析的好。。。。。。。。。。。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藤椅
wuyan209
2010-8-6 08:46:42
"如果你失恋了,能够另找一个人尽快来填补这个缺失,是最好的办法"
______这个观点不敢苟同,此时,总结经验教训,自己真正成熟了,独立了,才投入下一段感情中比较好,否则匆匆找个人最终只会让自己难受。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板凳
zhenjie
2010-8-6 08:53:33
“就是把别人也当成自己或自己的一部分”,我太喜欢这一句了!通常自己真的很难完整地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感觉,此话正好诠释了这个问题!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报纸
xuzhang1978
2010-8-6 12:30:20
还是有些符和实际的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论文讨论:SAINT-PAUL, GILLES(2005)
对于“我”的认识
自我意识:提高领导情商的关键
saint华舞
想从逆境中脱困而出 你必须避免过分的自我意识
老板的批评总是对的
自我意识的前提是需求,先要有自己的需求
有个疑问,需要解答?
如何培养一个幸福的孩子?看这11张图
自然反应、自发反应和自我反应
栏目导航
哲学与心理学版
学术道德监督
学道会
经管高考
经管文库(原现金交易版)
金融实务版
热门文章
你的SSCI发表焦虑,AI真的能懂吗?——一篇 ...
CDA考试模拟题库:新增章节练习题(更新于1 ...
CDA数据分析脱产就业班于2025年08月02日开班 ...
【AI Agent可靠性】 智能体Agent记忆系统: ...
《以日为鉴》阅读分享
全球数字经贸规则年度观察报告(2025年)
2025骑行配件出海研究报告
Modern Computer Algebra
Matrix Algebra-James E·Gentle
25秋投资学回忆
推荐文章
AI狂潮席卷学术圈,不会编程也能打造专属智 ...
10月重磅来袭|《打造Coze/Dify专属学术智能 ...
最快1年拿证,学费不足5W!热门美国人工智能 ...
关于如何利用文献的若干建议
关于学术研究和论文发表的一些建议
关于科研中如何学习基础知识的一些建议 (一 ...
一个自编的经济学建模小案例 --写给授课本科 ...
AI智能体赋能教学改革: 全国AI教育教学应用 ...
2025中国AIoT产业全景图谱报告-406页
关于文献求助的一些建议
说点什么
分享
微信
QQ空间
QQ
微博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