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跨学科讨论区
2084 4
2010-08-11
31
后话


宇宙大自然的一个最基本的规律,就是一切事物的运动轨迹,都是一个圆圈。所以,从局部线段上看,是离开始点的过程,从整个圆圈线上看又是回归始点的过程。地球有出现就有消失,人类有产生就有死亡。地球绕着太阳转,从局部看,气候从冬天走向春天,而从全程看,是向冬天的回归。在这个圆圈的基础上,又产生了无数的运动圆圈:一年四季的循环、水土的凝结与分解、雪山的堆积与消融,河水的干枯和爆涨、植物的生死和荣枯、动物的生殖时间的循环、生活过程的循环,人们工作时间表的循环、等等。
晴天时,阳光直照地面,由此使地面温度升高;温度升高,使地面的水分蒸发升入高空,高空寒冷,使水蒸汽变成云彩,又遮挡了太阳照向地面的光线,由此使地面温度下降,温度下降,又停止了地面水分的蒸发。云彩的温度降到一定程度,就凝结成水珠,超过了空气浮力,水珠就掉到地面,云彩消失了,阳光又照到地面。这里同时出现了几种运动的“圆圈”:水----蒸汽----水;水的升、降;云的出现、消失;地面的干、湿;阳光的强、弱;空气湿度的大、小;在每一种圆圈的基础上,可能又产生出无数的运动圆圈:地面温度的变化,引起空气流动的循环、植物的吸纳水分和光合作用的循环、动物的生活循环、人的用水工具的循环、等等。这同时又是一种自然调节的过程。
人类社会中的一切事物的运动,是大自然事物运动的一部分,其运动的轨迹当然也是一个圆圈。在农业经济的社会里,田地是人们的生活资料的来源基础,也是财富的主要标志,所以,人们都想尽多地占有田地。但是,田地的数量是有限的,一个人占得多了,必然使别的人占得少了,或者使别人失去了田地。于是就出现了贫富两极分化。两极分化严重到一定程度,使社会上5%的人失去了正常的生活来源,这些人就必然以偷盗或聚众抢劫为生。国家就必然拿出大量的人力物力来镇压这些人,从而使人民的徭役和经济负担更重,人民更加贫困,两极分化更严重。这有使聚众闹事、偷盗抢劫的人更多,使社会动荡的更利害,这种恶性循环,最终必然导致更朝换代。在更朝换代的过程中,原来的大量占有土地的人,被赶走或者被消灭,土地得到重新分配,多数的原来失去土地的人们,得到了生活必须的土地,大多数的人民得到了正常的生活,社会由此安定下来,回归正常的状态。这一圆圈循环运动,还可以更细地叙述如下:
   例如,如果在土地变化的圆圈上,用它的水平直径,把它分为上、下两个半圆,再沿这水平直径的方向朝右移动一个直径的距离,就构成了一个正弦曲线;再把水平直径作为X线,在正弦曲线的左端O上画一条垂直与X线的直线,作为Y线。这样,就把这个正弦曲线,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之中了。参见下图:

如果把X线看做是土地在社会上“一般的分配状态”,那么,从“一般”的始点o开始,朝“最好点”a变化;到达a点后,就开始向“一般”点b 下降了;降到 b点后,由于“惯性”的原因,并不能保持在b点上不再下滑了,而是继续降到"最坏"c;降到不能再降的 c点后,就开始向“一般”的 d点回升,到达d点后,也就完成了一个圆圈的循环运动。这种运动,在小农经济的私有制社会条件下,是永远不会停止的,所以,从d点开始,又进行下个圆圈运动了。
这是一个社会运动的圆圈,也是社会自然调节的循环过程。这是在小农经济的私有社会条件下,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谁也没有能力改变这一规律,否则,人类社会就会停止在一个朝代上,永远不能发展前进了。
人有一个“生-----------------------死”不可抗拒的循环圈。国家也如人一样,也有一个“更朝换代”的不可抗拒的循环圈。国家就如人一样,有生就有死。人总想长生不死,但是,实际上永远达不到;取得政权的统治者,也想让他的国家万世永存,这也是空想。因为人不可能不衰老病死,国家权力也不可能不私化腐败。人不衰老就不死,国家不腐败,就没有更朝换代。这是自然规律,是不可抗拒的。
有人说,目前的大工业商品经济的资本主义社会,就没有更朝换代的现象,社会发展比农业经济的社会还快。这活错了。资本主义国家,每4年进行一次民主竞选国家ZF领导人,就是更朝换代。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会不会被更先进的社会制度所取代呢?当然是会的。因为,所有的人类社会制度,都是按天然的“运动圆圈”的轨迹发展变化的。
表面看来,资本主义国家的定期竞选国家ZF领导人的做法是人为的,其实还是“圆圈”规律逼着人们不得不这样做的。每一个朝代,像人一样,在生长的同时,也在积累着死亡的因素。任何一种朝代,都会随着时间的增长而增长着腐败因素,腐败因素就是死亡的因素。资本主义社会,人为地定期更换国家领导人,只是企图把腐败因素和更朝换代的代价以及社会财产平均的程度,控制在大多数的人们可以忍受的范围之内罢了。
但是,这种人为的做法,往往还是违反了“圆圈规律”,使社会财产不能实现回归,所以,才出现了资本主义社会最不愿意看到的一种现象---经济危机。经济危机,是大工业商品经济社会不可避免的现象,这是由人的贪婪和懒惰性及生产方式决定的。富有和贫穷构成一个“圆圈”,财富的集聚和分散构成一个“圈圈”,财富的不平均和平均构成一个“圆圈”。一个人如果很穷,他就努力想办法是自己富起来,早起晚眠,不懈工作,来创造和“积聚”财富。但是当富有了以后,他就考虑怎样享受财富了,于是就讲究吃、穿、住、用、娱乐、多找几个老婆,多生一些孩子、等等,这样,他的财富向着“分散”的方向运动了。如果他这一生没有分散完自己的财富,他的子女继承下来后,继续享受,也使他的子女产生懒惰习惯,所以,“集聚”财富的速度就赶不上“分散”财富的速度了。这时,就向着“贫穷”的方向运动了。如果他的子女的一生还没有回归到“贫穷”点上,他的孙子继承了遗产后,就变成坐吃山空的懒汉了,吃到最后,必然回归到“贫穷”点上了。这是一个客观规律。
另一个客观规律,就是,因为今天的人类是靠劳动创造出来的物质生存的,如果社会财富不按各人的劳动工作的效果来分配,一律按人头平均分配(绝对平均),那就没有人愿意工作了。社会整体就会出现贫困和退化,民族就会被别的民族消灭。所以。社会财富就必须按各人的工作效果来分配。由于各人的工作条件不同、能力不同、手段不同、机会不同、等等原因,社会财富的分配必然是不平均的。不平均,就出现贫富差别。而贫富差别又激励了人们向往富有而努力工作,从而在社会整体上不断增加社会财富,使全体人民的平均生活水平不断地提高起来,人们之间的贫富差别,从“绝对的差别”向着“相对的差别”前进。即使一些人由富有回归到“贫穷点”上,也不是“绝对的贫困(不能生存)”,起码还能正常生存。
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危机,表面看,是大工业经济体系失去“平衡”的问题引起的。其实是社会财产的运动,不能形成“集聚”到“分散”的“圆圈”、不能形成“不平均”到“平均”的圆圈,而导致的。所以,每一次经济危机的解决过程,就是一次社会财产回归“圆圈”的过程,也是社会财产再分配的过程。这是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运动的客观规律。谁也不能违犯它,只能因势利导,遵循这以规律办事,把社会财产的从新分配造成的损失,减小到人们可以忍受的程度。
   大自然还有一个规律,就是在圈圈运动总线的一定线段上,
附件列表
正弦曲线.GIF

原图尺寸 1.61 KB

正弦曲线.GIF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8-12 05:16:31

   大自然还有一个规律,就是在圆圈运动总线的一定线段上,保持各种自然元素的动态平衡。例如:大草原上的黄羊,三个月就能生一窝,一窝能生2只小羊,繁殖很快,它们只吃草,不吃别的东西,如果没有天敌限制,它们就会因繁殖太快,草的生长速度赶不上他们吃的速度,草就会被吃绝的,他们也会因无草吃而饿绝了。因此,就有草原狼来吃羊,以限制黄羊的繁殖速度。当草原羊繁殖过快,草的生长速度跟不上羊的需要时,一些羊因饥饿瘦弱而跑不快了,草原狼就能捕猎更多的羊吃,于是草元狼的繁殖速度加快。草原狼多了,被吃的羊也就更多了。这样一来,就能较快地减少羊的数量,较快地实现“草---羊”的比例平衡。当然,草原狼的数量,也是用草原羊、草原鼠、草原兔的数量的减少,反作用来控制的。
   再有,狼是啃不动羊角的,死了的羊角不易腐烂分解,可以放在草原上几百年,长此以往,草原就被羊角覆盖了,草原就不长草了。但是,出了一种羊角蜂,专门就吃死羊角。-----自然界就是这样“分工”,这样“天作之合”,以保障自然界的各项元素的动态平衡,从而使地球上的万物能够长久地繁荣昌盛,长存美丽风光。
   所以,从保障自然面貌的各个元素动态平衡的角度看,自然界的每一个元素,都有它存在理由和存在的条件,没有多余的东西;凡是多余的东西都会自然地淘汰了。
    人类社会是大自然总体系中的一个子体系,所以它既依赖于总体系而存在,其结构元素之间的关系也与总体系相似。所以,构成社会的每一种元素,都有它存在的理由和条件,没有多余的东西;凡是多余的东西都会自然地淘汰了。例如:人类社会自来就根据各人的能力进行社会分工的。在今天的现代化社会里,社会分工更多更细,出现了成千上万的不同的行业和不同分工的工作岗位。这些不同的行业和工作,从所需要的知识和技术上来看,又分为多个层级,层级越高的,需要的人员越少,但是要求其具备的知识和技术越高;层级越低的,需要的人员越多,但是要求其具备的知识和技术越低。也就是说,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层级,需要不同的人才来干。例如,建筑行业,建筑楼房,需要一个楼房设计人就够了。楼房设计不是具有一般才能的人就能干了的,只有才能很高的人,才能学会干这一工作。而社会上的人,能学会楼房设计的高才人是很少数的人,而按照楼房图纸进行施工,主要是干体力活,具有一般知识和技术的人就能干好,而且需要很多的人来干,而社会上的人,大多数都属于具有一般才能的人,所以,就能找到很多适合干这类活的人。社会上的各行各业,都是这种情况。由此看来,社会对各种人才需要量的比例和社会自然存在的人才高、低的比例数,基本是匹配的。这可以叫做“天作之合”吧。
   但是,今天绝大多数的人,并不认识人与社会、人与大自然的这种“天作只合”的规律。总是因为自己的私利需要,而违反这一“天作之合”的规律。例如,在国家出现混乱和战争时,由于战争的残酷的自然地“选择”,那些不会管理国家的众多的庸人都被淘汰了,只有善于管理军队和政府的少数精英,才被“选择”出来。取得战争胜利的一方精英们,重新建立了国家新的秩序。这些少数的开国元勋,是从无数的人中自然“淘沙”出来的,这正符合国家管理人员的人数和才能,从下到上是按“金字塔”形状需要的客观规律。而一旦国家建立以后,管理国家的人才,就不是靠自然力“选取”的了,而是靠人为的主观意识“选取”了。由于国家权力具有摄取私利的巨大潜力,又由于国家官员们都不愿意承认人与人之间的天生素质的差别,把后天学习的能力估计过高,总想当“狼”,不想当“草”、当“羊”、当“兔”。所以,就不能按“天作之合”的自然规律办事,更没有“量力而行”、“量才而用”、“量境而为”的明智态度。就反“金字塔规律”用人,国家管理人员的才能和人数,逐渐朝“反金字塔”方向退化。退化到社会生产力不能承受到程度时,国家就开始了新一轮的“更朝换代”的战争了。这就是人类违反“天作之合”规律的恶果。
   自然界对于违反“天作之合”规律的做法,所反馈的恶果往往不是“现世现报”的,一般需要几十年或者上百年才显示出来,所以,一些人就依据一时的短暂得利,不顾长远后果,破坏大自然的动态平衡状态。例如,以每年千百亿吨的速度,从中东地区的地下抽取石油。这一地区的地壳重量就会逐年变轻,达到一定程度后,就破坏了地球整体的平衡,引起某一地方发生地震。现在,人类为了生活变好,极力发展矿业、工业、运输、发电、取暖、等等,每年有千万亿吨的石油被燃烧,由此导致地球上的二氧化碳太多,使地球大气的温度升高;温度的升高,又导致南北极冰山消融,海平面升高和气候反常。由此又导致各种动、植物生活环境反常,陆生、水生动、植物死亡,动、植物食物链断裂,最后导致人类生存条件恶化。这又是一个“循环圆圈”。
这就说明,人类社会从大自然中脱颖而出,最终还是要受大自然的规律制约,还是要回归大自然的。
从目前的情况看来,好象大自然有意为人类安排好了一切的生存条件。当人们饥饿时,地上生长着各中植物及水、陆、空动物,都可以用来果腹;当人们在炎热酷暑天口渴时,自然界生长出了可供御暑解渴的各种蔬菜瓜果;当寒冷袭来的时候,地上生长出来的棉花丝麻之类的东西及各种兽皮羽毛,都可以为人防寒;人们生了病,地上又生长地上又生长出可以医治各种疾病的草药,等等。其实,这不是大自然有意,而是人类在亿万年的进化过程中不断适应大自然和改造大自然的结果。
人类生存所需要的一切东西,都是取自身体外部,即由大自然提供。在没有能力改造大自然的时期,并不是人类需求什么大自然就会提供什么,而是人类需求什么,必须到大自然中去寻找,如果找不到,就只好适应大自然。这个不断适应的过程,就是一种天然的改造自身的过程。当着把自身改造得能自觉地改造身外自然界的时候,人类社会就从一般动物世界分离出来了,发生了质的飞跃。自从人类社会使用火和制造工具以后,人类借助外部的力量,逐步增强改造大自然的能力,自然存在的东西,人类可以利用之,不是自然存在的东西,人类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制造出来,人类开始在自然面前显示了能动性。从此,人类每一项新技术的发明,都提高了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
在人类社会未进入社会化商品大生产之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12 20:17:00
看过了。。。


在家能赚钱,轻松日入100元
   

【职业要求】:
(1)男女不限,学历不限,要求品行端正,有责任感,细心,认真;
(2)有上网条件等地;
(3)每天能有2~~3小时上网时间;
(4)有网络应用的基础会上论坛发贴子、发电子邮件,会使用QQ聊天,会打字,会使用Word等常用文档处理软件等。
有意到公司招聘站: http://soho-hot.info/?78881-1.html 了解并加入(备注:应聘不用交任何费用,押金等)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爱问频道 版,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 ... &from^^uid=692776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13 05:01:11
续文2:

在人类社会未进入社会化商品大生产之前,单个人技术的提高,便提高了个人独立生存的能力。而进入社会化大生产以后,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单个人借助机器的力量而增强了能力,但却受到了机器条件的限制,个人的独立能力就相应地降低了。人类社会自从实现社会化工业化大生产以后,科学技术的发展逐步加速,人类揭开自然界的奥秘和利用自然规律的范围逐步扩大。利用自然规律的科学技术越高级,所需社会合作的部门和人员就越多。这是由于商品生产的经济规律,使商品生产实行专业化的缘故。一个完整的工业产品,需要很多部件,每一种部件都由专业部门生产。这就造成了如下情况:一个部门的生产需要很多部门的合作;一个部门生产的东西可以供给很多部门的需求;一个部门的生产必须以其它很多部门的生产为前提;同样,一个人的劳动是不能独立进行的,他必须以很多别人的劳动为前提,不然,他自己单个人的劳动产品便只能是半成品或无效产品。这种情况,使一个人的生存必须依赖于其它很多人的劳动;同样,一个人的劳动,也可以为很多人提供生存条件。这就导致如下规律:只有全社会的人们,都协同一致地活动,才能维持社会生产生活的正常运行。这种必须协作的规律,造成了人的生存要求条件的增多,从前对个人来说不是需要的东西,现在却成为必要的了。例如,在人们用畜力拉车的时代,汽油是不需要的,但当汽车成为交通工具以后,汽油就成为必要的了。自从出现了工业经济以后,工业生产的东西越多,人们需要的东西也就越多,反之,人们需要的东西越多,工业生产的也就越多,如此互相促进发展下去,人们需要的东西越多,对人类的约束条件也就越多了。这些条件都是人为地制造出来的,所以需要人们协调一致地活动,互相为对方创造生存条件,否则,大家都不能正常地生存下去。这种社会协作,一方面靠商品价值规律的作用,另一方面还必须靠一种强有力的机构来调节。这种机构,只有国家才能与之相当。因此,国家就自然地,担当起这种调节的职责了。工业经济越发展,需要国家来协调的问题就越多,国家职能部门也就越多,国家机构也就越庞大,人民的经济负担也就越重,人们被管制得也越厉害,人们的自由也就越少了,人们越接近成为国家的奴隶了。     工作机器、动力机器、信息机器的出现和发展,逐步把人身的所有的功能都取代了,人借助机器的力量改造自然,让自然适合人类的需要,逐步达到了目的,但却使人类养成了依赖机器才能生存的身体和能力。人类与大自然的距离越来越远了,越来越娇嫩了。机器越发展,人类对机器的负担也越沉重。人类劳动创造的价值大多数都不是用在身体内部而是用在身体外部了,如各种机器、居住设施、交通工具等。它们就像蜗牛的外壳一样,是一种沉重的甩不掉的累赘。
人的生活的无限需要和占有物质的无限欲望,与物质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导致人们之间的武力争夺战。这种武力争斗直接损害着人们的正常生活秩序。武力的问题还必须用武力来解决,于是出现了国家。国家是以合法的名义,统一标准的公开的武力方式,让一部份人来养活另一部份人的。所以,国家的出现就是阶级的出现,就是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的出现、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的出现。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进步,导致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的更替、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也随着更替,国家性质和统治方式也跟着改变:部落酋长国---分封领主国---地主中央集权国---资本家民主国。为了掩盖赤裸裸的剥削事实,酋长是戴着部落公正人的面具出现的,领主阶级的国王和地主阶级的国王是打着“救世主”的旗号出现的,资产阶级的国家领导人是打着代表“全民当家作主”的代表人的旗号出现的。虽然国家的形式在不断改变,但是国家的本质,即“以合法的名义,统一的标准、公开的武力方式,令一部分人来养活另一部份人”的本质没有改变。所以,国家机构就成了人类的第二个“蜗牛外壳”,也是人类的一个沉重的累赘。
人们总想摈弃这第二个外壳。想用全民对社会财产的公有制取代个人私有制,消灭国家。让现代人回到原始部落“公有”制社会状态。但是,这是行不通的。因为,财产全民公有,谁来代表全民这一主体?如果没有这一主体的代表人来行使这一主体的权力,那么财产公有就是无人所有。如果设有主人代表,那么这个代表者只能是国家。因为只有国家的能力才能担当起这种代表人的职责和行使起它的权力。国家当了主体的代表,谁来代表国家?那就是国家官员。国家官员不是脱离现实社会的人,他们是现实社会的人,他们与现实社会的一般人一样,必须生活,需要一切生活用品。在人类生存必须的物质资料,都由身体外部取得,并且必须经过劳动才能创造出来的情况下,财产私有化是必然存在的,是不能消灭也无法消灭的。国家权力的私化,也是无法消除的,只能加以一定程度的限制。谁来限制国家官员?还是国家官员。如果国家官员当职是有期限的、是流动的,国家官员就不可能具有认真的管理责任心,谁上台,谁都要抓紧机会啃一大口国家财产。这样,国有就变为官有,官有必然变成私有。所以,国家权力的私化和国家公共财产的私化,都是必然的。这样,“公共权利”“公共财产”,就必然名存实亡了。
实际上,公与私是相对的,失去一方另一方也就不能存在。在个人私有制的基础上的群体公共利益和财产也必然存在,如共同的安全环境、共同使用的道路、桥梁、土地、房屋、山水等。这种财产,在本群体内部是公的,对别的群体来说又是这一群体的私的了。因此,它不允许本群体以外的人来占用,为了协调本群体内部的使用和禁止外部人的侵占,这个群体就产生了代表这个群体公共利益和权力的代表者。这样,公与私在实质上是没有区别的,区别只是在范围上的不同。因此,私有化不能消灭,人们争夺财产的矛盾就不可能消失,所以,国家也就可不能消灭。
  有人认为私有化趋势的存在,是因为社会财富缺少的原因造成的,想从增加社会财富上来解决这一问题,让社会生产力无限地发展,创造出无限的社会财富,人们所需要的东西随便就可以取得,就象在大森林里摘取一片树叶那么方便容易。但谁来进行生产呢?进行生产的人们被甚麽动力推动着去工作的呢?如果人们所需要的一切随手可得,谁还愿意去进行生产劳动呢?除非有一种机器人可以来为人类生产一切东西,或者人类所需要的一切东西象草原上的草一样,会自然地生长出来。即使会出现这种情况,人类对物质的需求量与这些物质的供应量之间的平衡,由什么来控制呢?如果没有什么自然的力量来控制,就必然出现不平衡,私有化的现象仍会出现;如果由人类自己来控制,那么国家又必然出现了。
因此,人类要想摈弃这个“蜗牛”外壳,不能从改造身体之外的大自然入手,而必须回过头来从改造自己的身体入手,当然,这回不是天然的进化性的改造,而是主动的自觉的改造了。以往人类的身体变化慢于大自然的变化,受到了大自然的侵害,人类为了抵御这些侵害,便对大自然进行改造,让自然为人类服务,让自然适合人类的需要。这是在人类刚开始发现科学规律运用科学规律的时期必然出现的状况。当人类的科学技术发展到能够改造自己身体,使之能够完全适应大自然以后,任何外部力量都不能侵害了,这个“蜗牛”外壳就可以抛弃了,成为完全自由的人。这可能需要一个很长久的过程。
在科学还没有发展到使人类成为完全的自由人之前,国家是消灭不了的。但是,随着科学的进步,社会财富的丰富,经济运行的社会化、全球化、均衡化和人们对社会和自然界各种规律的认识的提高,人们之间的利益协调逐渐由国家强力干涉变为个人的自觉行动,国家将由统治方式逐步向管理方式进步。国家之间,国家与人民之间,用武力解决矛盾的方式逐步减少,用和平解决矛盾的方式逐步增多,人类社会的波动将逐步趋向减小。
当前,人类科学技术水平,距抛弃“蜗牛”外壳的目标还相当遥远。人类现在只能利用物质分子运动的规律,运用原子运动的规律刚刚开头,制造分子才起步,制造原子还没开始,制造具有自我循环自我繁殖的生命细胞,还没有开始,仅仅知道了生命基因,离制造基因还很远。所以说,以往的科学进程,仅仅是在现存物质的宏观方面上取得一点了解和利用,对微观方面只是刚开始了探索,而科学的主要奥秘还在微观方面。如果将宇宙比作地球,目前人类探索宇宙的进度相当于刚刚爬到一个氢原子的外层表面。从这种程度上说,人类目前只处在童蒙时代,刚刚开始了"火"的使用。人类目前仅仅处在改造自身的准备阶段。当人类的身体改造得完全和大自然同步的时候,也就不是现在意义上的人了。
  山东临沂     孙振坡
                   1995年2月6日 初稿
                    2010.5.25修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13 05:08:44
全文压缩件:
附件列表

人类社会运动的轨迹.rar

大小:144.03 KB

 马上下载

本附件包括:

  • 人类社会运动的轨迹.doc
  • 人脑思维需要工具吗?.doc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