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金融监管改革与完善
●机构改革与充实
为适应混业经营、金融与经济相互渗透、对外金融开放、金融创新与衍生品业务日益复杂与专业等新挑战,应在不断完善现有的分业监管机制的基础上,争取最终建立一个综合性的有权威的金融监管委员会,统一协调监管全国各行业各部门的场内外、境内外金融业务。
在金管委内设置对口监管部门的基础上,设立以专业领域为主的衍生品专家委员会。
目前各有关监管部门普遍缺乏有实际国际衍生品市场经验的人才,严重制约金融创新业务的开展与有效监管,应引起高度重视,采取更为灵活的措施招聘有真才实学的衍生品专业人员充实队伍,或聘请外部专家担任顾问。
●监管机制
在坚持市场发展速度与监管能力相适应的同时,监管部门旁无责贷,应设法尽快提高自身的监管能力与业务水平。
加强政府宏观指导,实现从行政干预为主到以市场机制为主的转变,摆脱政府超出自己能力长期对市场风险包揽过多的行为。
市场机制虽不完美,只要公平,利益分配由客观力量决定,大家都能接受,参与者输赢无悔无怨。与股票市场相比,衍生品市场的专业含量高,内幕交易等人为因素少,更适合通过科学技术手段解决市场矛盾以及风险监控问题。
●监管思路
在确保所有机构与个人投资者都享有参与市场与获知市场信息的平等权利的前提下,实行衍生品交易参与者适当性制度。
加强源头性、程序化、精细化、数量化监管,防止金融机构在利润指标驱使下损害社会利益的行为;加强对金融与衍生品从业人员的业务考核,规范其执业行为,增大违规惩罚;确保投资者在充分认识与理解衍生品性质与风险的前提下参与交易。
●涉外交易
加快涉外金融产品交易的立法工作,确保相关金融与衍生品的产品性质与风险信息完全披露,经批准在境内发行/交易的面向个人投资者的境外金融与衍生产品应强制性使用中文说明,并以浅显易懂的语言在数页篇幅内表达清楚。
对所有涉及国企的衍生品交易,都应尽量要求境外对手提供中文的协议文本及产品介绍,同时,以协议形式承诺产品风险特性、投资者适当性等信息已充分批露,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这对降低中国企业的风险将有重要意义。
5.加快立法步伐
加快《期货法》以及其它相关法规的制定与修改步伐。既要与现有法规衔接,更要有前瞻性,留有发展空间,尽量避免刚生效不久就已经不适应市场变化的窘境。
6. 打造有国际竞争力的机构、企业与研究中心
●建设一流的金融与衍生品研究中心
没有一流的理论指导与前瞻性的研究,中国的衍生品市场就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中国的金融创新就难以摆脱长期跟在西方成熟市场后面复制学习的被动局面。
应广罗天下人才,建设1-2个有创新思维有独立研究能力在全球有影响的金融与衍生品研究中心。
中心应有能力对中国与全球衍生品市场中的重大问题进行有广度有深度的研究,为有关决策部门提供有价值的意见;有能力对各种高端衍生品交易、风险管理技术与理论进行分析研究,为中国金融市场的纵深发展提供服务。
●打造有金融创新能力的中国本土投行与金融机构
打造1-2家能与国际投行抗衡有全球竞争力的中国本土投行。开展以衍生品与结构性产品为标志的金融创新研究活动,深化高端交易策略研发,建设高水平的交易与风险管理团队,有能力代表国家或协助大型企业直接参与全球复杂衍生品交易与重大国际金融资源的竞争。
衍生品不仅是银行风险管理的锐器,更是银行提高竞争力,增加盈利的重要武器。应允许其在风险严格可控且在有限额的前提下开展自营业务,开展人民币报价的黄金衍生品交易,在境外对冲境内黄金交易头寸,以提高银行的竞争能力。
同时,在风险信息完全披露的前提下,允许银行利用衍生品自主开发面向适当投资者的简单零售
理财投资产品,以丰富银行的产品与服务,增强银行的差异化竞争能力,促进银行的发展。
●做强中国期货经纪商
没有足够的实力与资本金,将难以在国际衍生品市场上获得优惠条件进而有效参加竞争。故应在整合现有约160家期货经纪商的基础上,扶植打造一批有较高风险管理能力的大型经纪商,以应对未来境外期货代理业务开放,以及参与国际衍生品业务的竞争需要。
加快期货中介机构体系的建设,改变期货公司单一的交易手续费盈利模式,增加投资咨询业务、CTA业务等盈利模式,拓宽期货公司的发展空间。
●增强大型企业金融竞争能力
由于缺乏高端的风险驾驭能力与全球资源配置优化的能力,许多中国企业大而不强泛而不精,缺乏国际金融竞争力。只有积极应对包括复杂衍生品在内的高端金融领域的挑战,才有可能在风雨中成长,真正跻身于世界级企业之林。
鉴于多数企业缺乏高端金融人才,可由国资委协调聘请专家成立顾问组,为其出谋划策。
7.风险管理工具的风险管理
有关叙述见本系列文章之五(8月11日《证券时报》。
8.人才引进、利用与培养
有关叙述见即将发表的本系列文章之七。
9.市场教育提高全民金融素质
当前社会人心浮躁,追求急功近利,风险意识总体薄弱,而政府长期对金融市场尤其是资本市场的风险过多包揽,导致投资者习惯于依赖政府承担市场风险,这种局面应该逐步被改变。
中国市场的特点是具有大量的散户投资者,其中大部分缺乏基本的衍生品知识,投机心理强烈。另一方面,衍生品专业而复杂,并不适合每一个市场参与者。
然而,衍生品却是风险教育的绝佳工具,利用衍生品进行投资者风险教育,有利于增强公民风险意识、知识与责任,有利于国民金融素质的提升。
建议成立投资者衍生品交易风险教育
基金,利用专业的第三方力量,循序渐进,开展多渠道多元化的投资者风险教育。利用高科技手段如互联网等把复杂的衍生品风险参数量化细化,通过形象的数字、图像与文字实时、生动、动态地把市场风险深入浅出地呈现给投资者,使普通投资者能够随时了解衍生品交易的风险。
同时,利用各种媒体手段,加强大众的金融知识教育。
中国欲成为金融大国,需要资本市场、衍生品市场、黄
金市场、外汇市场、商品市场等的长期稳定发展,必然离不开大批成熟的市场参与者。通过衍生品的投资者风险教育,将有利于朝这一方向迈出坚实的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