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调动大家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各门各派的交流切磋,以实际行动迎接人大经院论坛满两月庆典的到来,本版推出第一组主题学术讨论:生活、国家与历史的经济学。以具有如此强劲涵盖力的标题命名之,不是为了博取宏大叙事之花哨,而是展示经济理论的博大精深、无所不在。
这组主题编译自国外某大学经济系开设的本科经济学研讨课程。欢迎大家活动思维,踊跃跟帖!
1、匿名交易是有意义的,因为交易一方没有必要为了获取另一方的私人信息而消耗资源,那么为什么不是所有的交易都是匿名的呢?
2、美国比加拿大有实力的多,而加拿大又有很多资源值得掠夺,为什么美国不把握住这样的机会呢?
3、在历史上很多时候,当两军对峙时,会发生一场小冲突,并且一方击溃了另一方。尽管冲突规模很小,主要军力也未受损,但冲突失败一方仍然选择投降。怎样解释这种让步?
4、B是一个繁荣的民主国家,公民关系和谐;C是一个专制国家,到处是贪污受贿,人们之间经常发生口角。在这两个国家里,缔约方式有何不同?是不是C国的法庭比B国更忙碌?
5、印刷技术大大降低了生产标准文本的成本,这将如何影响对合约执行方式的选择——自我执行,由国家作为第三方执行,还是其他的第三方执行方式?
6、A、B两国签订协议以合作抵抗C国的入侵。不存在合约的第三方执行者。那么为什么这两个国家还会遵守协议?是否存在某种情形使得协议中止,即使两国可以从协议的继续遵守中获益?
7、通常人们签订协议时,是打算执行这些协议的,但是他们偶尔也会诉诸于法庭以裁决他们之间的协议争端。这说明人们是矛盾的么?
8、独裁者显然有能力强制合约的实施,并且可以为这项服务收费。为什么大多数人都不愿意选择独裁国家作为合约的第三方呢?
9、国家是由其使用暴力的能力定义的。暴力可以被用来压迫。但是我们仍然看到人们建立了法治国家,并投票赋予国家使用暴力的权利和资源。难道人们是在损害自己的自由么?
10、在法治国家中有专人行使保护职能,并且要花费大量成本以避免这些人篡夺更多的权力。为什么有时候这种努力会失败?在什么情况下夺权更容易发生?
11、所有者会花费资源来保护自己的所有实际资产。国家也会保护资产,但仅仅是那些合法资产。既然后者受到国家和所有者的双重保护,就应该比那些仅受所有者自己保护的资产更不易被盗窃。你同意这种说法么?
12、在委内瑞拉,经合法选举产生的统治者查韦斯试图让自己成为独裁者,这遭到很多人的怨愤;在伊朗,控制着很多暴力资源的原教旨主义者,试图阻止经合法选举(相当多数)产生的国家首脑哈塔米行使自己的权力。在这两个国家,公意都得到了清楚表达,这一事实是怎样影响国家暴力的首脑夺权并独裁的能力?
13、在安全集装箱发明之前,一家德国公司有可能从保加利亚供货商那里收到一船无法食用的樱桃。照片显示,到货的这些樱桃和送出的不是同一批,甚至不是装在同一辆货车上。安全集装箱的发明如何改变了国际贸易?在安全集装箱发明之前,保加利亚供货商出口樱桃时为了免遭掉包,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14、一些不相干的人在朝同一个方向前进。突然,他们都意识到前方不远有100美元。你怎样看待这张钞票的归属?会因为这张钞票而发生一场争斗么?如果信息是无成本的,结果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15、天主教对全球的教徒都拥有裁判权,而一个国家的控制权只限于其领土范围内。怎样解释这种差别?
16、历史上的一些城市国家,比如香港和威尼斯,有很高的法治水平,没有多少农业产出,如何将这两方面联系起来?
17、由人民的意愿进行统治的民主观念经常被理解为多数规则。但是很多决策,尤其是宪政决策,要求比简单多数更严格。比如,美国的很多决策要求在众议院和参议院都进行多数表决,而在参议院中,人口大州加利福尼亚和人口小州阿拉斯加拥有相同的投票权。如何解释每一票所包含的权重差异?
18、在很多通过投票做出决策的组织中,投票权份额是和个人在组织中拥有的经济份额成比例的。为什么票数不是按下面这种形式分配:在政治上拥有一份投票权的人在组织中也拥有一份投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