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跨学科讨论区 哲学与心理学版
1406 1
2010-08-23
“人性弱势群体”,实际上是人类社会永恒的问题!
用“人文”一点的话说:人类以社会的形式而存在。用“粗俗”一点的话说:人类象一些动物一样,有群体性,有“羊群效应”。从好的方面说:人总是热爱生命的。从不好的方面说:人总是怕死的。人性的这一特征,给宗教或人类社会的各种崇拜提供了“先天”条件。
宗教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她可以使一个民族相信灵魂不死,“来世”会更好;从而使信徒不害怕死亡而获得“生命尊严”和“人类尊严”;并以神的力量使信徒社会团结起来,遵守共同的社会秩序;捍卫共同的民族根本利益。
太不可思议了!
从唯物论的角度看,宗教的神学依据当然是虚假的;但宗教信徒的精神力量和勇气却是真实的;甚至对特定的历史社会的作用也是真实而积极的!特别是宗教能给人生观思想的“人性弱势群体”以勇气和信念,越是面对“人性弱势”就越是显出宗教“博爱”或“普渡”的法力。
中国有句名言:“假作真时真亦假”。这话在宗教历史或现象那里就不灵了。反而让人看到的是:“假作真时假亦真”!
人类社会在经济上总是走不出“贫富悬殊”的怪圈;看来思想能力也一样,“人性优势”的群体和“人性弱势”的群体也一样悬殊。经济弱势群体呼唤“扶贫”义举;“人性弱势”群体成就了宗教的“博爱”或“普渡”!
如何认识和面对“人性优势群体”和“人性弱势群体”,实际上是人类社会永恒的问题!事实证明,人性优劣势问题也不是科学知识可以决定的,当今世界科学最发达的欧洲是宗教文明就说明这一点;中国社会对宗教信仰的尊重就说明了这一点;20世纪末,中国社会反“邪教”,维护人类的尊严,其艰难和严峻,也说明了这一点。
我们可以肯定,人类“人性弱势群体”永远存在;所以宗教的社会空间永远存在。但是,人类社会总是要积极向上吧!人类社会总应当以“人性优势”为主导吧!人类社会不能总是“以假当真”——最终总是要求真的吧!欧洲宗教文明历史,最终为了求真,不是进行了一场波澜壮阔的“科学洗礼”吗?!
我们不妨作个大胆的假设。如果未来的人类,人生观再勇敢一点;追求以“人性优势”主导人生信仰;追求人生信仰理据的真实;追求人生信仰和自然科学的同一哲学命题——如果人类有这么一天,人学信仰和“道法自然”智慧将为世界所乐意接受,中医将为世界所乐意接受(如果还没有被西医化的话)!中华文化的“复兴”也就可以实现?
只要我们相信人类还有求真的能力和诚意。我们没有理由不勇敢和自信地面对当今的世界文明竞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8-23 11:50:27
宗教就是一群人借着名义压迫另一群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