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ston1986 发表于 2010-9-2 02:31 
假如 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招生标准里面有上一条。高中3年之间,每当义工30个小时,就加1分,估计大家趋向又会改变一下了。
又或者考试的方式顺便给你改变一下呢。你随便想两样东西,之后构建出一个实验,用来测算这两样东西之间的关系,并且用数学表达出来。 忘记了是我高中一作业还是考试的题目。又或者像我当年我高考碰上一道物理题目。以前一个科学家,通过观察两个大小不同的被加热铁球冷却时间推算地球年龄是7万还是70万年。他错在什么地方之类。 这样是不是没有那么压抑, 好玩一些。。。。
不过这样的题目估计到改卷子的老师压抑了。。。
我大胆猜测。如果是前者,那如你所说,人人都去当义工了,同时,认真计算两者的时间分配,找到最佳分配值。
如果是后者,说实话,现在的很多公司面试,都是这样的,但很多人的应试材料却因此转向大量的笔经面经,如SHL的笔试题。
再来一个,如果钢琴、绘画、象棋比赛、科技发明之类的都能加分的话,那也肯定也有大批人跟风,这些虽比纯粹看分数强些,但显然也不是素质教育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