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1、今年,李克强总理在不同场合对“地摊经济”、“夜经济”给予了答大力赞扬,表达了赞赏态度,指出:“地摊经济”、“夜经济”
对我国经济、就业等方面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2、国家政策方面(国家对地摊经济的政策性包容)——今年,中央文明办主动适应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在今年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指标中,明确要求不将占道经营、马路市场、流动商贩列为文明城市测评考核内容。今年3月,成都市为应对疫情冲击,也临时放开了地摊经济。在两个月的时间内,成都市直接和间接增加就业岗位超过10万个,助力中心城区餐饮店铺复工率超98%。
参考报道:保路边小摊就是保中国经济生机,
http://news.youth.cn/gn/202005/t20200528_12346207.htm
发表本帖的目的:以“地摊经济”中“地毯人”的各类活动现象、动机、行为表现等因素为对象探讨以下多个方面的小课题;
1、大学生就业观念方面。
    a.大学生方面:对自力更生的人生,对体力劳动的认识,对职业规划的认识及个人是否做过职业规划。
    b.地方政府方面(县或市或省):对年轻人的职业引导——培养年轻人(“年轻人”简单定义为:自9年义务教育~~正式踏入社会参加工作这一期间有劳动能力或有部分劳动能力的人,无劳动能力的人除外)热爱劳动(尤其是体力劳动方面)方面做出那些指导、宣传与具体行动,政策、宣传是否持续、且切实可行。
    c.大学校园:都知道年轻人做“有品质的人”最重要——有德行,大学校园有没有对大学生诸如此类的职业规划指导——当就业非常困难时,培养大学生参与体力劳动,一点一滴增加收入,通过积累、通过发现机会,靠自己的力量有一番事业(自立、自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