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10851 71
2020-07-24

胡逢吉先生在其《关于价格、需求、供给变动趋势的具体分析》中提到:

价格与供求的关系在由市场机制起调节作用时,人们往住是这样表述: 供不应求——价格上升— 一供给增加、需求减少(暂时平衡)供过于求 —价格下降—供给减少、需求增加(暂时平衡)供不应求……

胡先生的文章中提到了蛛网定理,蛛网定理是以需求曲线不变为前提进行分析的,可以断定以上也是以需求曲线不变为前提的。

胡先生没有意识到以上表述是错误的,我们给出正确的表述如下(前提是供给量是随着时间逐渐增加的):

供给量少——价格高——供给量增加——价格下降——供给量依然增加——价格降到很低——供给量减少——价格回升——供给量依然减少——直到供给量很少……

这是一个循环周期,这样的循环周期典型的是“猪周期”。

为什么供不应求的意义是供给量少呢?

事实上市场经济不存在供不应求。

任意一个供给量都可以有一个价格存在,使得供给量=需求量。假设供给量少,那么会有一个高价格与之对应。假设供给量多,会有一个低价格与之对应。供给量总是可以=需求量。

供给量很多了,价格很低了,但依然会存在无法满足的需求量。难道这是供不应求吗?显然,这不是供不应求,这是供给量多。

供不应求的实际意义是供给量少。供给量少对应的是价格高不是价格上涨。什么情况对应价格上涨?在需求曲线不变的前提下,供给量减少对应价格上涨——不是供不应求对应价格上涨。

您思考一下是不是这样:

供给量少,价格高;供给量减少,价格上涨。

这其实就是销售供给定律:在需求曲线不变的前提下,价格与供给量反方向变化(负相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20-7-25 15:47:50
西经说:供不应求,价格上涨。这不准确,应该说:供给量减少,价格上涨。或供给量少价格高。
马经说:供不应求,价格高于价值。这不对。供给量少,全部销售,供给量=需求量,价值=价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7-25 15:49:23
市场上必有两个需求者,都是对方商品的需求者,是各有所需,各取所需,互惠互利。
把两个需求者构成的市场,人为地分割为一个需求者一个供给者,可笑荒唐。
鸡蛋换盐巴,谁是需求者?
美元换欧元,谁是供给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7-25 15:52:24
张建平 发表于 2020-7-25 15:49
市场上必有两个需求者,都是对方商品的需求者,是各有所需,各取所需,互惠互利。
把两个需求者构成的市场 ...
交换有三种组合:
商品与商品,商品与货币,货币与货币。
西经主要研究的是商品与货币的交换。
拥有商品要卖出换货币的是供给者,有货币要换商品的是需求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7-26 05:44:47
石开石 发表于 2020-7-25 15:52
交换有三种组合:
商品与商品,商品与货币,货币与货币。
西经主要研究的是商品与货币的交换。
你是不知道有国际金融学研究货币与货币的交换么。。微观的基础就是物物交换,价格表现为物与物的交换比例。反而是货币的导入是在晚于物物交换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7-26 11:44:39
eol28954 发表于 2020-7-26 05:44
你是不知道有国际金融学研究货币与货币的交换么。。微观的基础就是物物交换,价格表现为物与物的交换比例 ...
货币与货币交换,是西经的次要部分——主要部分是研究商品与货币的交换。
至于物物交换,有了商品与货币的交换,已经不是问题了。
甚至货币与货币交换,也要参照商品与货币交换。
商品与或货币交换,是中心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