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5879 18
2010-10-13
劳动价值论价值定义:价值是一种被货币控制或者说奴役的流通抽像人类劳动。或者马克思的价值定义: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资本论》中从未有“劳动创造价值”叙述,这违背历史唯物主义,也违背《资本论》的真正逻辑。

如马克思认为:企业追求剩余价值(利润),而不是具体的“使用价值”,因此企业是阶级斗争的产物。

剩余价值就是价值量的增量,如果说“劳动创造价值”,那乞不是说劳动有罪。实际上马克思想说有罪的是资本,资本因吞噬劳动,把其变为价值,因此资本是有罪的。

《资本论》里说得很清楚,“使用价值”才是财富的具体内容,“使用价值”才是财富,价值量增量与具体财富增量是没有关系的。(如所谓的GDP实际上与财富物关,代表的是人与人的货币控制关系一样。)

如:三十年前,你父母为你存钱,三十年后,你取钱出来够买个人电脑,三十年前或者你父母根本预料不到会出现个人电脑。可见价值量(钱)兑现的是人的一种抽像劳动(行为)。

又如:以一个富人来说它不可能一天吃一千个人的饭穿一千个人的衣,但富人用的奢侈品足以直接间消耗成千上万人的劳动。假如某种超级富人拿钱出来大量资助穷人,其结果就是穷人用的中低档消费品物价飞涨,因为社会压根就没有生产这么多中低档消费品,生产结构不是指向穷人的。这也能说明价值量(钱)兑现的是一种抽像人类劳动,而不是具体的财富。

再此,以一套住房来说,只要其不被损毁,其“使用价值”(普通人潜意识默认的价值定义)是不变的,但以前一个工人需要5年的工资,而现在确需要10年或者20年,普通人需要更多的劳动才能得到住房。当资本吞噬了更多的劳动,就把其变为价值,这才货币才能真正变成钱。可见价值量的增量压根就与具体的财富无关。在现实资本主义中,人们追求的是钱这种货币符号,而不是具体的财富,钱(价值量)兑现的是一种劳动,社会越是追求这种钱的关系,多数人就会越累。

价值量就如同汽车行驶所“消耗的汽油”能量一样,消耗越高罪过越大。资本因吞噬大量劳动把其变成价值,让人们更累,因此资本是有罪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10-13 09:29:18
如果说“劳动创造价值”、“剩余价值”是价值量的增量,如果价值是由劳动创造的,则说明劳动有罪。

而马克思是想说资本有罪,真正的“劳动价值论是说价值是一种被货币控制或者说奴役的人类劳动。”正如我们在《资本论》从未找到任何一点“劳动创造价值”的叙述,马克思并没有犯这种逻辑错误,反到是二手三手的政治经济学,把概念搞混,这种逻辑错误到处都是。

正如奴隶主因奴役奴隶有罪一样,有罪的并不是奴隶本身。

并且劳动价值论定义的“价值”与具体的财富无关,它与普通人潜意识默认的“价值”定义是冲突的,我们潜意识默认的价值定义,即为财富或者说使用价值。

而价值量的增量与具体的使用价值增量是无关的,剩余价值并不是具体的剩余财富,而是交换中的劳动剩余以货币加以兑现的形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13 11:41:41
1# 精忠岳飞

看看《资本论》中的几段话:
“商品所有者能够用自己的劳动创造价值,但是不能创造进行增殖的价值。”(188页)
“要从商品的使用上取得价值,我们的货币所有者就必须幸运地在流通领域内即在市场上发现这样一种商品,它的使用价值本身具有成为价值源泉的特殊属性,因此,它的实际使用本身就是劳动的物化,从而是价值的创造。货币所有者在市场上找到了这种特殊商品,这就是劳动能力或劳动力。”(190页)
“以前我们分析商品时所发现的创造使用价值的劳动和创造价值的同一个劳动之间的区别,现在表现为生产过程的不同方面的区别了。”(222-223页)
“在同一不可分割的过程中,劳动保存价值的属性和创造价值的属性在本质上是不同的。”(227页)

类似的“创造”价值的话在《资本论》中还有许多,这样的话也不是马克思最早发明的。

价值是否可以用“创造”来表述,并不是问题的关键,关键在于对价值本质的正确理解,以及对“创造”一词的科学界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13 13:47:25
wzwswswz 发表于 2010-10-13 11:41
价值是否可以用“创造”来表述,并不是问题的关键,关键在于对价值本质的正确理解,以及对“创造”一词的科学界定。
赞同,确实如此。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13 15:33:56
wzwswswz 发表于 2010-10-13 11:41
1# 精忠岳飞

看看《资本论》中的几段话:
“商品所有者能够用自己的劳动创造价值,但是不能创造进行增殖的价值。”(188页)
“要从商品的使用上取得价值,我们的货币所有者就必须幸运地在流通领域内即在市场上发现这样一种商品,它的使用价值本身具有成为价值源泉的特殊属性,因此,它的实际使用本身就是劳动的物化,从而是价值的创造。货币所有者在市场上找到了这种特殊商品,这就是劳动能力或劳动力。”(190页)
“以前我们分析商品时所发现的创造使用价值的劳动和创造价值的同一个劳动之间的区别,现在表现为生产过程的不同方面的区别了。”(222-223页)
“在同一不可分割的过程中,劳动保存价值的属性和创造价值的属性在本质上是不同的。”(227页)

类似的“创造”价值的话在《资本论》中还有许多,这样的话也不是马克思最早发明的。

价值是否可以用“创造”来表述,并不是问题的关键,关键在于对价值本质的正确理解,以及对“创造”一词的科学界定。
你的可能是看某人对《资本论》的备注,或者说就是你直接造假!

看我引用《资本论》第188页
“因此等价物的交换应该是起点。【根据以上说明,读者可以知道,这里的意思不过是:即使商品价格与商品价值相等,资本也一定可以形成。资本的形成不能用商品价格与商品价值的偏离来说明。假如价格确实与价值相偏离,那就必须首先把前者还原为后者,就是说,把这种情况当作偶然情况撇开,这样才能得到以商品交换为基础的资本形成的纯粹现象,才能在考察这个现象时,不致被那些起干扰作用的、与真正的过程不相干的从属情况所迷惑。而且我们知道,这种还原决不单纯是一种科学的手续。市场价格的不断波动,即它的涨落,会互相补偿,彼此抵销,并且还原为平均价格,而平均价格是市场价格的内在规则。这个规则是从事一切需要较长时间经营的企业的商人或工业家的指南。所以他们知道,就整个一段较长的时期来看,商品实际上既不是低于也不是高于平均价格,而是按照平均价格出售的。因此,如果撇开利害得失来考虑问题是符合他们的利益的话,他们就应该这样提出资本形成的问题:既然价格是由平均价格即归根到底是由商品的价值来调节的,那末资本怎么会产生呢?我说“归根到底”,是因为平均价格并不象亚·斯密、李嘉图等人所认为的那样,直接与商品的价值量相一致。我们那位还只是资本家幼虫的货币所有者,必须按商品的价值购买商品,按商品的价值出卖商品,但他在过程终了时必须取出比他投入的价值更大的价值。他变为蝴蝶,必须在流通领域中,又必须不在流通领域中。这就是问题的条件。这里是罗陀斯,就在这里跳罢!

3、劳动力的买和卖

  要转化为资本的货币的价值变化,不可能发生在这个货币本身上,因为货币作为购买手段和支付手段,只是实现它所购买或所支付的商品的价格,而它如果停滞在自己原来的形式上,它就凝固为价值量不变的化石了。同样,在流通的第二个行为即商品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13 15:38:06
《资本论》190页
“一定时间,因为他要是把劳动力一下子全部卖光,他就出卖了自己,就从自由人变成奴隶,从商品所有者变成商品。他作为人,必须总是把自己的劳动力当作自己的财产,从而当作自己的商品。而要做到这一点,他必须始终让买者只是在一定期限内暂时支配他的劳动力,使用他的劳动力,就是说,他在让渡自己的劳动力时不放弃自己对它的所有权。
货币所有者要在市场上找到作为商品的劳动力,第二个基本条件就是:劳动力所有者没有可能出卖有自己的劳动物化在内的商品,而不得不把只存在于他的活的身体中的劳动力本身当作商品出卖。
  一个人要出卖与他的劳动力不同的商品,他自然必须占有生产资料,如原料、劳动工具等等。没有皮革,他就不能做皮靴。此外,他还需要有生活资料。任何人,即使是未来音乐的创作家,都不能靠未来的产品过活,也不能靠尚未生产好的使用价值过活。人从出现在地球舞台上的第一天起,每天都要消费,不管在他开始生产以前和在生产期间都是一样。如果产品是作为商品生产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