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rr3068
1.“劳动价值论只对制造业经济直接有效(对其它经济间接有效)”——有依据吗?是你的劳动价值论,还是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2.“如果爱因斯坦(象许多民科一样)未被社会接受,他的劳动就只能算“个体劳动”——“未被社会接受”意味着卖不出去,意味着“无用”,意味着“不算劳动”。
3.“资本家组织10个民工共同协作的确是“集中劳动”(复杂劳动)”——那么,全中国人只要“集中”挖坑,就可以成为世界第一发达的国家了。
4.“某种产品的生产本来就是以社会的需求为前提的”——在马克思看来,在一定时期,“每种需要都有一定的限度”[第26卷(Ⅱ),第610页],因此,无论是个体劳动,还是集中劳动,都只能在一定的量上算作劳动。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版,详细出处参考:
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read.php?tid=936894&page=2&from^^uid=1123236
1 人类社会总共存在三大价值原理(这里与马克思无关),分别是:
奴隶经济(所谓第三产业)的价值原理——数量意义上的“奴隶”。
土地经济(所谓第一产业)的价值原理——面积意义上的“土地”。
机械经济(所谓第二产业)的价值原理——时间意义上的“劳动”。参见
【原创】关于三大价值原理的推理
2 未被社会接受的劳动也是劳动,只是不进入实际的价格体系罢了。
3 “集中挖坑”与成为世界第一发达国家有什么关系?
4 超出社会需求的劳动会自行退出生产过程;所以谈不上算不算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