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打开
<熊出没注意>市场启示录(熊秉元)
2010年10月20日苹果日报
http://tw.nextmedia.com/applenews/article/art_id/32898645/IssueID/20101020
我到中国大陆去的次数不多,在有限的阅历里,有几件事印象特别深。第一次到大陆,大约是1995年,到上海参加研讨会。晚上闲逛,迷了路,问小店里的年轻人。小伙子20不到,跷着脚坐在藤椅里看杂志;头也不抬,粗声粗气地回了一句:「不知道!」2009年在济南,向马路上摆摊的小贩问路。好几次,当我走近时,小贩抬头,脸露笑容,一脸亲切;可是,听到是问路,马上沉下脸来,相应不理。还是在济南,有天早上到麦当劳,早餐来了之后,向服务生要杯水吃药。服务生竟然响应,没有杯子装水!「这样吧,你喝完咖啡,杯子给我,我帮你倒点水!」
小黄司机换车赚钱 当然,回忆匣里装着的,不只是苦涩和不豫。2010年到湖北荆门,看完博物馆之后,要到几十公里外的锺祥,去探访被列为「世界文明遗产」的《明显陵》。在巴士站等车时,有个出租车过来揽客;小伙子穿得T-衫有点时髦,开的是新车。我问到锺祥一趟多少,他要150(客运大约20);我意愿不高,随口回了一个价:120。
没想到他毫不还价,立刻点头;上了车,他回头表示:如果到中途有锺祥的回头车,希望我能同意换车,他保证接手的一定有冷气。
车离荆门不久,对面路旁停了部出租车;两人手势一比,他把车停下,对面的车子掉头过来。换了车之后,他在车旁笑着对我挥手:「大哥,慢走!」我很好奇,问新的司机,他们之间的价码如何?
接手的司机,有点老实憨厚,服装和车子都比不上原先的小伙子;接手之后开回锺祥,他可以得50元。而从荆门车站到碰面换手的地点,车程大概12元。也就是,原先的司机,接了一笔120元的生意,自己做了一小部分,再以50元转给别人完成;120元扣掉50元,是70元;70元扣掉12元,是58元。10分钟不到,他做成了2笔生意;三方面都高兴,而他自己是最大的赢家。他灵活巧思的结果,就是皆大欢喜,利人更利己。难怪他衣着光鲜,开新车!─10余年前上海偶遇的那位年轻人,不知道目前的光景如何?!
市场影响人民思考 这些点点滴滴,都是大陆走资本主义道路、沿路的景观。短短的1、20年之内,有如此巨大的转折,确实令人眼界大开。对经济学者而言,当然可以萃取许多知识上饶有兴味的体会:在社会主义吃大锅饭的时代(人民公社)里,一般人没有工作意愿;开放走资之后,人的利润动机有强有弱,也就呈现出不同的结果。当然,这是一个漫漫长路,刚开始是明显的向钱看──只问路不买东西,不会给好脸色。而且,专业伦理的雕塑,需要时间──举世各地的麦当劳,标准作业程序绝不会是要客人先喝完咖啡、再倒水!
随着经济活动和市场规模日益扩大,不只是赚钱的机会增加;更重要的,是人们的思维观念,会滴水穿石般的蜕变。传统的农业社会里,一般人是依循风俗习惯。市场经济里,不知不觉的,人们会慢慢地以成本效益取舍行为。市场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更彻底地影响人们的思考模式。
思考成本增加理性 当人们循成本效益思考时,「理性」的程度逐渐增加。而理性程度的提升,除了增添了人自求多福的能力之外,更扩充了国家社会追求福祉的空间。「欧盟」的出现,是最好的例子─德、英、法等国,历史上是不共戴天的世仇;但是,经过斟酌,他们捐弃小是小非的计较,形成经济共同体,攫取和实现更为可观、更为巨大的利益!
这一切的一切,可以说都是市场经济带来的启示。
作者为台湾大学经济系教授、中国科技大学讲座教授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