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制度经济学
4457 0
2006-06-08

关 于 分 工

创作时间:2005年秋 , 转贴自:blues.pinggu.org

分工是现实世界中一个普遍的现象。有了分工,进而产生了交换。那么,为什么要进行分工与专业化生产呢?

传统理论从比较优势的角度来解释分工的原因,复杂而不清晰。再进一步思考,假如不存在比较优势是否会还会有分工。纷繁复杂的世界要用浅而简单的理论来解释。

在不存在比较优势的情况下,人们随机地从事某项工作。随着从时间的延长,工作经验日益增长,生产效率会大幅提高。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甲、乙两人生产AB两种产品,不存在比较优势,生产单位产量的A产品都需要2小时,B产品需要3小时。要求生产两单位的A产品和两单位的B产品。假设不分工,即甲生产一单位A产品和一单位B产品,乙也如此。甲、乙各需五小时,共需十小时。

现在随机的分工,甲生产两单位A产品,乙生产两单位B产品。由于重复劳动的增加,人们积累的劳动经验逐渐增多,熟能生巧,劳动生产率随之提高,生产第二单位产品时所用的时间必定缩短,总的劳动时间小于十小时。结果是,产量不变劳动的时间缩短,或者换个角度来看,在相同的劳动时间内可以生产出更多的产品。

比较优势定律可以解释分工产生的原因,但前提是要有比较成本优势。专业化生产可以提高生产的熟练程度、提高劳动生产率,这是人们进行分工的最基础、最根本的原因。

分工可以带来种种好处,但分工的深化同样要受到约束条件的限制。

随着分工的不断加强,生产中的协调成本、交易中的谈判定价费用都会随之升高。

分工无处不在,但一个人的世界是不可能存在分工的。若世界上只有你自己,你想只生产一种产品,生产的再多也无法满足你多样性的需求。分工还要有相应规模的市场作为支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