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3601 1
2019-06-08

衡量劳动有两个指标:劳动时间与劳动生产率。劳动时间是指劳动的总时间,劳动生产率是单位劳动时间的产量。劳动时间相当于劳动的“数量指标”,劳动生产率相当于劳动的“质量指标”。劳动时间越多,劳动的数量越多;劳动生产率越高,劳动的质量越高。

单位价值是指单位商品量的商品可以换取货币的多少。根据单位价值与劳动生产率定义有以下公式存在:

W=m/Q

Lp=Q/T

W单位价值,m总价值,Q总产量,Lp劳动生产率,T劳动时间。

根据以上两个公式可以推出以下公式:

W=m/TLp

这个公式把单位价值W与劳动时间T与劳动生产率Lp联系起来了。

显然有:单位价值W与劳动时间T负相关,与劳动生产率Lp负相关。

单位价值W与劳动生产率Lp负相关这大家都知道,但单位价值W与劳动时间T负相关,可能很多人不知道。有人可能还认为单位价值W与劳动时间T正相关呢。

与单位价值W正相关的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St。

有以下公式存在:

St=T/Q

可推出:

W=mSt/T

根据这个公式,单位价值W确实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St正相关。

劳动生产率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均是表示劳动效率的指标,它们互为倒数。劳动生产率高、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低劳动效率高,劳动生产率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高劳动效率低。

我们可以称劳动效率比较高的劳动为高效劳动,劳动效率比较低的劳动为低效劳动。高效劳动与低效劳动的区分,可以用一个劳动生产率的值,也可以用一段劳动生产率的值的两个值。高于某劳动生产率的劳动就是高效劳动,低于某劳动生产率的劳动就是低效劳动。

高效劳动相对于低效劳动,往往使商品便宜,单位价值低。生产商品一般都追求高效劳动。高效劳动使单位价值低也使成本低,单位利润未必减少,由于生产数量增加,总利润一般会增加。高效劳动会带来更多的利润是人们追求高效劳动的原因。工业产品人们一般是使用机器使劳动效率提高。

使用机器的结果是商品既多又便宜,产生了很多新的价值。机器虽然使商品便宜,但机器(使用)创造价值,所以人们纷纷使用机器。

或许有一天,为人类生产工业产品的都是机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9-6-8 21:43:41
假设高效劳动的集合为:(2500,2400,2300,2200,2100),假设低效劳动的集合为:(1500,1400,1300,1200,1100)。

高效劳动与低效劳动对比,前者使商品便宜。这意思是,高效劳动集合中的任一元素与低效劳动集合中的任一元素对比均有如此结论。

在高效劳动或低效劳动的集合内,劳动效率高的元素比劳动效率低的元素对应的商品便宜。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