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无论在哪个社会,通才都比专才重要,但是通才的产生往往比较困难。一方面,天分不足者无法成才,而另一方面,社会的生存压力也会让你成才之路十分狭窄,还有就是通才的产生又需要有适当的平台来养成,而这又通常取决于运气。虽然专才也有天分要求,但专才的培养可以通过整齐划一的专业训练来批量生产,而通才则要复杂得多。当然,有人说要是全部人才都是通才怎么办?这就不是讨论了,这叫抬杠。诸葛亮只有一个,但关羽张飞赵云同级别的人才还是非常多的。
1949年后的中国深受专才思想的毒害,一直强调的教育理念就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又所谓“有家财万贯,不如一技傍身”。专才思想实际上就是一种庸俗化的实用主义思想,正像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的发展,只要经济增长,所有问题都可以被忽略,经济至上的思想让中国出现了一种怪异局面:凡是可见的东西,全部都显得蓬勃发展,光鲜亮丽;凡是不可见的东西,则出现全面萎缩倒退。
所有只懂物理、化学、经济、生物等专业知识而不通人文社科者,都只是可怜的工匠而已。与其说是社会的建设者,还不如说是贩夫走卒而已,建设的方向或者都不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