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世界经济与国际贸易 八区 世界经济与国际贸易
2105 3
2010-10-25
现在的信用货币脱离了实物本位,已经没有衡量两种货币比值的根本标准了。现在就算有个“购买力平价理论”,但它所描述的与现实距离太远,也不能算是一种科学的判断,我认为也不能算作衡量两种货币币值的科学依据。那么现在很多争论围绕人民币是否低估这一问题,他们的依据是什么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10-25 18:12:35
就我个人而言
一般根据外汇市场和进出口贸易状况估算高估低估
按照购买力 人民币的确算低估了很多 但这个短期看没有什么意义
你要说伪命题这个提法 股票价格的高估低估更伪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25 18:21:36
mephistolj 发表于 2010-10-25 18:12
就我个人而言
一般根据外汇市场和进出口贸易状况估算高估低估
按照购买力 人民币的确算低估了很多 但这个短期看没有什么意义
你要说伪命题这个提法 股票价格的高估低估更伪吧。。。
股票价格本身是收入资本化的体现,高估低估可以根据价格和理论价值比较(不考虑供求)。

你说的按照购买力人民币是低估的,那么这购买力如何理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26 00:21:58
没想到这么长时间这个帖子还这么靠前。。

这个问题我现在明白了。之前对购买力平价的不解都是因为那含混的一价定律的迷惑。其实把世界类比做一个国家就好理解了,在保证市场充分开放和竞争的假设下,世界范围内部门内的竞争形成的国际价值正是购买力平价的基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