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变化
10月份以来,北京的信贷政策还在发生新的变化,其中最主要的一个不同之处,即首套房首付从20%提升至30%。这意味着,一些在国庆之前认购房屋的首次购房者,接下来必须面对首付从20%上升至30%的事实,如果无法补交10%的首付款,则极有可能导致新的退房案例出现。
不过,陈晓华表示,目前还没有接到因首套房贷款比例上升而导致的退房委托。“政策出台之后,对市场产生影响会有一个滞后性,可能在接下来的几个月,这种案例会出现。”
北京市天依律师事务所律师商兴明在2009年就成功代理了数起退房案件,今年4月以后,也代理过退房案件。他表示,今年的退房案件集中出现在4月新政之后,现在还没有因10月调控而新增的案例。
可以预见的是,4月份之后的退房者,在经过几个月的努力之后,退房成果会在最近几个月逐渐显现,而因首套房比例增加而出现的新退房者,则会紧随其后。
近日,通州区法院的一项判决结果,引起了多方的关注。
一名购房者在今年4月17日于通州选购房屋一套,并支付定金5万元和预付款5万元。这是该名购房者的第三套房。随后楼市新政出台,第三套房贷款受阻,购房者无力购买,但开发商拒绝退款,购房者上诉至通州区法院。
近日,通州法院对此案一审判决结果为:新政的出台属于无法预见且不可归责于双方当事人的重大变化,现在合同已无法继续履行,应予解除。由此,退房人胜诉,开发商也应返还其定金和预付款共10万元。
“通州区法院认为,新政属于‘无法预见且不可归责于双方当事人的重大变化’,这可以构成合同无效。”商兴明表示,这给众多类似情况的退房者提供了信心。
中原地产三级市场研究总监张大伟表示:按照北京市场的一般情况,期房能够获得贷款,一般是在签约后两个月左右,最长的需要半年以上,按照最近三个月约2万套商品房期房成交中50%为首套房计算,最少有5000套以上购房者需要补交一成首付。“首付从两成变三成,对于购房者而言,意味着前期购房成本上升了50%,这对于很多刚性需求来说,压力非常大。”张大伟说。
中原地产认为,退房潮可能在四季度出现,并将主要集中在签了认购书而未网签者,以及交了定金而未过户者中。
调控带来的信贷紧缩,直接推动了这类退房的产生。某商业银行住房信贷负责人对本报表示,贷款紧主要是因为没规模了,并不是银行不愿意放,个人房贷一直被监管部门视为高风险业务,但实际上其不良率在所有贷款品种里远低于其他贷款。
张大伟表示,其实退房的一个根本原因,还在于对房价的预期。“如果房价继续上涨,购房人会首先想方设法筹集资金补充首付,而不会优先选择退房;但如果接下来房价开始下跌,那么这部分人极有可能会优先选择退房,而不是筹集首付。”张大伟说。
接下来几个月,房价的走势,将会成为此轮退房潮是否会出现的决定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