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427 4
2006-06-14
作者:胡安胜 来源:中国经营报

  2006年年底,中国银行业将全面对外资开放,大多数银行业专家和国际咨询公司都
认为,外资银行的竞争将对中资银行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冲击和不利的影响。但身为全球
500强的美国电子资讯系统公司(NYSE:EDS)全球副总裁吉姆·斯库尔拉克,凭借他在全世
界三十几个国家地区工作的经验认为,中国银行业应该做好“与狼共舞”的准备,但是
大可不必担心和忧虑。

  《中国经营报》:外资银行的资金和人才优势,是中资银行短期内无法与之竞争的
,并且令中资银行深感忧虑。

  吉姆:我最近参加了中国金融高峰会,演讲的银行家和观众们都对中国银行业发展
表现得比较忧虑,其实大可不必。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银行发展,都会经过从初步发展
到成熟的阶段,中国银行业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我在日本、中国台湾、马来西亚和新
加坡等地工作过,这些国家或地区在发展阶段都经历过“感觉比较紧张”的时期。

  《中国经营报》:目前中资银行有哪些优势是外资银行无法企及的?

  吉姆:不管外资银行多么庞大,有一点非常重要:中国的银行家对自己的客户是最
为了解的。例如,城市银行和农村银行的巨大区别,外资银行不可能短期内就熟悉。短
期内,中国的银行家们可能对自身的运营、管理和业务能力没有信心,但是很多国家的
银行都是在从初级到成熟发展的过程中,慢慢地找到自己明确的市场定位。比如花旗银
行是一个综合类的银行,它的服务能够满足每个人几乎所有的金融需求,而瑞士银行则
是专注于私人银行领域。

  《中国经营报》:很多中资银行对自己有多少贵宾客户或者客户在银行的资产状况
都不了解,何谈为客户提供服务呢?

  吉姆:这个问题事实上在全世界的银行业都存在。如何了解自己的客户行为,一直
以来,银行业都缺乏这方面的技术支持。EDS也是一年半以前才研发出了一个系统方案,
能把银行所有的业务行为、运营风险等自身状况和客户状况集中起来管理。

  《中国经营报》:中国银行业刚刚起步,如何发展才能不处于竞争的劣势?国外发
展的经验有哪些可以借鉴?

  吉姆:最好的方式就是寻找一个外部的战略合作伙伴,这可能也是最快捷的方式。
日本现在是个很成熟的市场,但在其发展过程中发生了很多问题,例如坏账积累过高、
资本缺乏、风险不可控等问题。通过与战略投资者合作,中国银行业可以学到很多经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6-6-14 19:16:00

对资金需求者来说,这是好事

对中国银行业来说,不是好事,垄断打破了,超额利润减少了

对国家管理层来说,不一定是好事,如果国内的银行还没调整过来,那国家的金融安全将受到侵害。

这里好象有个悖论,国家金融安全是为所有公民考虑的,但从整体上来考虑是危害,但对个体来说,居然是好事。我觉得原因就在于,中国以前的国家未真正未人民负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6-15 02:07:00
长远来说,外来银行不可能比本地银行更具有优势.通过外来银行的竞争,在服务这一块,中国银行业应该会进步很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6-15 03:46:00
一定注意外资银行进驻中国后对中资银行的冲击,适当的时候必须配合以一定的调控,否则,很有可能被冲垮!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6-15 05:52:00
中国银行业应该做好“与狼共舞”的准备,但是
大可不必担心和忧虑。
我支持这种说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