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悬赏大厅 文献求助专区
2833 14
2020-08-25
【特别提示】本文转自《保卫资本论》修订版P559-610。原书(2014年版本)本章题名全称是“历史到科学的发展马克思以后时代的主观逻辑·举要删芜”(附有题注:往深处看,此即全史意义之社会主观批判探索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20-8-25 22:36:22
【特别提示】本文转自《保卫资本论》修订版P559-610。原书(2014年版本)本章题名全称是“历史到科学的发展马克思以后时代的主观逻辑·举要删芜”(附有题注:往深处看,此即全史意义之社会主观批判探索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8-25 22:36:40
【题注】辩证法指示者历史批判科学规定也。因此,以下的论题多少令一般的读者感觉莫名其妙,其可能遇见的问题是:(1)表达上迥然异于常见叙述形式;(2)按照常理,理解辩证法的一个重的途径是先解读德国古典哲学,次之是在《资本论》的辩证逻辑上下功夫,尔后结合马克思经济学“某些原理”来印证这一逻辑力量,而能写出一定新意,但作者恰恰没有这样做;(3)思维和表达严重“不经济”:把多个主题置于同一个空间,导致论点流变,行文倒好似未经琢磨的工作草稿。结果自然是,“原像”不仅支离破碎,而且更加晦暗不明。这些指责在有了本书对历史研究性质的经济学“总说”(即本书的“写在前面”)之后应大为缓解,毕竟,从旧的语境中走出不是一件易事。单就语言而论,辩证法是被译介过来的思想,在工作用语上,革新的对象依然是它的“体”(历史),而非“用”层次。它在原始的形态上是无法被“翻译”的,只能在转义中获得中华对接。所谓原像问题,并非文献学梳理或评估,实为工作方式转化,于是有了关于“政治经济学的中国语境”批判性考察。然则,这里绝不是寻找什么辩证法的“汉语词汇”,也不是借由引言式的感言抒发“汉学思想”,而实在是体现一种“工作吁求”。即是说,如果通过这一番考察,我们恰恰提供不出一个适当的概括力强的辩证法工作定义,那么恰好就说明它从来也不仅仅是一个“在那里”的问题,要想理解把握,还须有一个“从这里”的问题。所谓“从这里”,实际就是以“本土”(中国学者,尤其越来越年轻的中国哲人和经济学人)的眼光来具体审视和运用好它的问题。如此,以下交流和商榷亦就富有了工作针对性,这铺垫好了从正面阐述中华科学的基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8-25 22:37:02
《保卫资本论》:论从历史到科学的发展 - 乌有之乡  http://www.wyzxwk.com/Article/sichao/2020/08/422714.html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8-26 22:01:37
人大复印资料许光伟_许光伟吧_百度贴吧  https://tieba.baidu.com/p/6906645299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8-26 22:02:06
《资本论》重新回归主流阵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