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制度经济学
6325 15
2006-06-23

我们知道对于存在外部性的情况,可以通过产权界定来实现帕累托最优,如污染问题、公地问题等。那么,对于因信息不对称原因造成的外部影响,如虚假广告的欺诈、经理人市场的低效等,能否通过对信息产品的产权界定来进行治理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6-6-23 11:35:00
信息 产品的产权当然是可以界定的,但是用来界定产权的外生交易费用过高,以至于人们选择用经济的扭曲带来的内生交易费用来代替过高的外生交易费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6-23 21:44:00
外部性好象和信息不对称没有什么直接联系吧?前者应该是说一个人的经济行为所产生的效益或者成本发生了外溢,与信息对称与否没什么关系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6-23 23:21:00

我知道典型的外部性问题如污染,厂商享受了产品的收益,但不完全承担生产的成本,所以造成外部性。

但对于由于一方拥有信息优势,借此欺诈处于信息劣势的一方,从而获得超额利润,而另一方受到损失这一现象,是否可以理解为欺诈者的经济行为发生了成本的外溢,即外部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6-23 23:35:00

如果信息不对称与外部性有什么联系的话,我想大概也就是这样的情形:一个或若干个厂商的欺诈、违法,导致人们对其他厂商的不信任,从而产生负的外部效应。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6-24 00:22:00
以下是引用翰翔在2006-6-23 23:21:00的发言:

我知道典型的外部性问题如污染,厂商享受了产品的收益,但不完全承担生产的成本,所以造成外部性。

但对于由于一方拥有信息优势,借此欺诈处于信息劣势的一方,从而获得超额利润,而另一方受到损失这一现象,是否可以理解为欺诈者的经济行为发生了成本的外溢,即外部性?

个人认为不可以,因为外部性是说经济当事人对未参与交易的第三方产生了影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