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224 9
2020-09-13

我们知道,不同的社会历史时代,生产技术装备是不一样的,比如,一百年前用蒸汽机做动力,而现在用电动机做动力。由于技术装备进步导致的生产效率的提高,这不是天下掉下来的,是人类社会一批精英人物的创造性劳动的结果。那么,生产效率的提高,算谁的贡献?很显然不是工人,工人只是简单重复性劳动力的提供者,他们跟生产效率无关。很明显是科学家们的贡献!
由于机器的改进,生产资料效率提高,能多生产出多少产品?取决于两个因素,生产效率提高的程度,这由科学家创造性劳动决定;在提高后的生产效率下进行生产,生产多长时间,这由产业资本家的创造性劳动决定。生产效率乘以生产时间,才等于产品数量。产业资本家的的创造性劳动(企业家才能)至少表现在三个方面:

1,投资决策。投资什么项目,在什么地方投资,投资量多少,投资策略是什么;

2,用人。雇佣什么样的职业经理人,雇佣什么样的管理团队;

3,什么时侯撤资,停止生产;

4,有时侯还包括投资什么样的科研项目,雇佣什么样的科学家。这些都属于资本家的创造性劳动,不是普通劳动,也不是普通的管理劳动。
所以,由于机器改进生产效率提升而创造出更多的产品,主要是两方面的贡献:科学家的创造性劳动,产业资本家的创造性劳动,他们的贡献量为多少?按比例折算成无差别抽象劳动量!生产资料制造业普通工人的劳动有没有贡献?也有,贡献量为多少?就是普通工人劳动所对应的抽象劳动量。工人只是简单重复性劳动力的提供者,他们跟生产效率提高是无关的。

——————————————


我抄录一段新编《资本论》普及读本上的话作为回复
拿电脑来说,新产品的上市前的研发过程消耗了大量的研发时间。因此,它上市的价值不只表现为生产所需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还得加上研发它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随着它的大量生产,劳动者平均熟练程度的提高,工厂会改进生产工艺,来降低生产上的必要劳动时间。而由于产量的加大,平均分配到每一台电脑上的研发劳动时间也降低了,最后降低了“新产品”的价值量。
因为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关系,表现到现实就是价格降低了。生产电脑的过程中,劳动者平均熟练程度的提高,生产工艺的改进都属于劳动生产力的提高,而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商品的劳动生产力成反比的关系,表现到现实仍是价格降低。

生产所需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和研发所需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随着产品的大量生产,劳动者平均熟练程度的提高和生产工艺的改进,可以降低生产所需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随着产品的增大,研发所需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平分到每件产品上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也降低了。所以,现实中产品价格就降低了。这里研发强调的是集体研发,创造性的社会劳动。

创造性劳动物化成果的价值随着产品数量的增大,分配到每件产品上的价值无限趋近于零。这就是王昭涛所说的创造性劳动的价值!

所以王昭涛所谓的“产业工人剥削科学家和资本家”的谬论可以休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20-9-13 12:53:15
王昭涛 发表于 2020-9-13 12:12
好好把我以前的贴子看看吧
你应该看创造性劳动和重复性劳动各自的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变化:
一、创造性劳动
1、创造超常价值,其物化的产品,是一个常量,不能自行增值。创造性劳动成果在生产过程中应用,随着产量的增加,分摊在每件产品上的价值量减小。
2、它的使用价值巨大。在生产过程应用它,能大大提高生产效率,促使产量以及使用价值量大增。
二、重复性劳动
3、创造正常价值,属于活劳动。随着产量的增加,物化在产品中的价值量持续增加。
4、产量和使用价值量持续增加。
三、创造性劳动产品的分配
其分配量与产量直接相关。产量越大,分配量越小。因为创造性劳动物化成果的价值是个常量,产量越大,每件产品分摊下来包含的价值量越小,所以分配量越来越小。
四、重复性劳动产品的分配
与产量直接相关。产量越大,分配量越大。因为在生产的每件产品中都有它物化的价值,不管产量有多大,所以分配量越来越大。
五、产生差异的根本原因
产生价值量和使用价值量的分配量变化的根本原因是:创造性劳动物化成果属于死劳动,不会自行增值。重复性劳动属于活劳动,价值一直在增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9-13 13:08:12
要在动态过程中,要在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中看问题:
创造性劳动一旦物化变成死劳动之后。从价值上来说,就只能转移价值;从使用价值上来说,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增加产量和使用价值量。
不能用使用价值量的增加等同于价值量的增加。事实上,在一个比较长的生产过程中,物化的创造性劳动成果的价值总量固定不变,只是随着产量的增加不断摊薄转移到每件产品中,其中不存在价值总量的增加。但使用价值量确实大增,产量大增。
重复性劳动始终是活劳动。从价值上来说,只要进行生产,它的活劳动不断创造价值并物化到产品中。生产过程的延续,就是创造价值量的持续增加。同时,使用价值量也在持续增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9-13 13:12:10
值得提出的是,我们是按劳动价值量分配的,而不是按使用价值量。即付出多少劳动得到多少产品。
单位产品的价值量与它的使用价值量成反比,这就是性价比,就是物美价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9-13 13:25:33
采用新的劳动条件,新的社会生产条件,带来产品产量的大增,使用价值量的大增。
但是,生产过程中投入了两种形式的劳动在里面:
1、死劳动。创造性劳动物化的成果所包含的价值量,在生产过程中转移到每件产品中去。产量越大,则每件产品分摊转移到的价值量越小。
2、活劳动。重复性劳动在生产过程中持续进行。产量越大,在每件产品中都有物化的死劳动包含在里面,价值总量持续增大。
最后,不要让使用价值量=价值量。这里发生的过程是性价比提高物美价廉的过程!在每件产品中,它的价值量与使用价值量成反比关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9-13 13:29:28
接上,在生产过程中重复性劳动持续进行,而创造性劳动中断了——物化成了死劳动。所以它的价值量再巨大,随着产量的增加,它都只能转移到每件产品中去。重复性劳动作为活劳动,它的价值量再小,但它却在持续不断地物化到产品中变成死劳动。
两个过程截然相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